[实用新型]一种制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0498.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张永顺;魏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朋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5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卡槽 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 打磨轮 制样器 打磨 尺寸误差 螺母连接 片状型材 人工操作 形状规则 固定的 螺丝 容纳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样器,用于将片状型材制作成固定的形状,其包括固定卡槽和打磨轮;所述固定卡槽用于固定和容纳型材;所述固定卡槽由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缝隙构成;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两端通过螺丝和螺母连接;所述打磨轮用于打磨掉露在固定卡槽外的型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危险,打磨出来的型材形状规则,尺寸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制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简单的制样工作通常由人工手持型材,将型材在打磨器上打磨成理想的形状,此种方法不仅危险,而且纯靠个人经验,打磨出来的型材形状不规则,尺寸误差大,具有较多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化的、安全的制样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样器,用于将片状型材制作成固定的形状,其包括固定卡槽和打磨轮;所述固定卡槽用于固定和容纳型材;所述固定卡槽由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缝隙构成;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两端通过螺丝和螺母连接;所述打磨轮用于打磨掉露在固定卡槽外的型材。固定卡槽的形状和大小与型材将要制成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将型材插入固定卡槽,用打磨轮固定卡槽两侧外露的型材打磨掉,剩余在固定卡槽内的型材即成品,其形状和大小固定,符合制样要求。
所述制样器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打磨轮的中心轴垂直固定在操作平台上。打磨时,人工拿起固定卡槽,将固定卡槽两侧外露的型材在打磨轮上打磨,最终制成成品。
所述打磨轮包括打磨部和滑轮部,沿打磨轮的中心轴由上至下分别为打磨部和滑轮部;所述打磨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锯齿状打磨片;所述滑轮部用于在固定卡槽的边沿上滚动。该结构可防止打磨部打磨固定卡槽的边沿,对固定卡槽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危险,打磨出来的型材形状规则,尺寸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样器的固定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样器的固定卡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样器的打磨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见图1-3所示,一种制样器,用于将片状型材制作成固定的形状,其包括固定卡槽和打磨轮;所述固定卡槽用于固定和容纳型材;所述固定卡槽由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缝隙构成;所述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两端通过螺丝3和螺母连接;所述打磨轮用于打磨掉露在固定卡槽外的型材。固定卡槽的形状和大小与型材将要制成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将型材插入固定卡槽,用打磨轮固定卡槽两侧外露的型材打磨掉,剩余在固定卡槽内的型材即成品,其形状和大小固定,符合制样要求。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缝隙宽度可调节,所以该制样器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型材。
所述制样器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打磨轮的中心轴4垂直固定在操作平台上。打磨时,人工拿起固定卡槽,将固定卡槽两侧外露的型材在打磨轮上打磨,最终制成成品。
所述打磨轮包括打磨部6和滑轮部5,沿打磨轮的中心轴4由上至下分别为打磨部6和滑轮部5;所述打磨部6外表面上设置有锯齿状打磨片;所述滑轮部5用于在固定卡槽的边沿上滚动。该结构可防止打磨部6打磨固定卡槽的边沿,对固定卡槽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危险,打磨出来的型材形状规则,尺寸误差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朋,未经刘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0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承打磨用打磨杆防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