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型材结构以及车体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9369.7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匡骁;齐朝晖;韦孟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骁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结构 以及 车体 围护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结构以及车体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运行里程、范围的不断延伸,车辆制造领域对车体综合隔热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保证车体型材材料、强度以及车体重量不变的条件下,显著改善车体隔热性能,成为车体空调系统节能的关键。而当前车体多数通过铝合金型材制造,由于铝合金材料本身导热率较大,且铝合金型材腔体的内外两侧温差较大,从而导致在腔体内产生了自然对流,在自然对流条件下,腔体内的换热效率会剧烈增大,从而导致车体围护结构的整体热损失较大。这样在车体空调运行时,由于车体围护结构的导热损失较大,继而增大了车体内的空调负荷,使得设备容量过大,空调系统运行时耗电量较大。
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车体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一般通过例如改用保温材料制造车体围护结构,这样使得车体的强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或者通过增加车体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厚度,但是对于统一外形尺寸的车体而言,这样会导致车内空间被保温材料占用,从而影响车内的舒适性和空间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体围护结构的铝合金型材导热率较高以及在铝合金型材腔体的内外两侧温差较大,而导致腔体内产生自然对流,使得腔体内的换热效率剧烈增大,造成车体围护结构整体热损失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铝合金型材腔体内换热效率,以提高车体围护结构整体隔热性能的铝合金型材结构以及车体围护结构。
一种铝合金型材结构,包括本体与隔热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层与第二面层,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第二面层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肋条,相邻两个所述肋条与所述第一面层及所述第二面层共同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具有开口端;所述隔热体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热熔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填充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的内部设置有气泡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通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层朝向所述腔体的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层朝向所述腔体的一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设置于每一所述肋条的两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体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肋条的厚度小于所述隔热体的厚度。
一种车体围护结构,包括所述铝合金型材结构。
上述铝合金型材结构及车体围护结构,通过在铝合金型材的腔体的内侧壁贴附一定厚度的隔热体,以增大铝型材的传热热阻,从而降低了腔体内的温差,抑制自然对流的产生,继而降低了腔体内的换热效率,达到提高车体围护结构的整体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铝合金型材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铝合金型材结构未加热隔热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铝合金型材结构加热隔热体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铝合金型材结构未加热隔热体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铝合金型材结构加热隔热体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车体围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骁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骁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9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矿车有轨运输车
- 下一篇:永磁三相同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