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89190.1 | 申请日: | 2017-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银海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524 | 分类号: | C04B35/524;C04B35/622;C25C3/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张立新 |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危险 废弃物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物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系统,属于电解铝技术领域。铝电解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系统,沥青脱桶通过管路与保温存储装置连接,沥青泵站与保温存储装置连接,沥青泵站与保温料斗连接,上料装置与保温料斗连接,保温料斗与原料混合机连接,原料混合机与定量给料装置连接,定量给料装置与成型机的料斗连接,成型机的与输送装置连接,输送装置与焙烧炉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电解铝和炭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渣、废焦油、收尘粉、残极粉以及软残极等固、危废物资进行再利用,解决了资源浪费、处置危废物资污染环境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物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系统,属于电解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6年我国铝矿采选企业有15家,铝冶炼企业有225 家。铝工业每年产生的危险废物高达140万吨左右,其中软残阳极15万吨、废焦油3万吨。目前铝行业治理危废的商业模式分为企业自行处置和第三方治理,处置危废的主要方式是堆存或填埋,其次是燃烧,这几种方式均伴有次生危害和潜在危险,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废的完全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难题。受新环保政策出台和监管、处罚力度日趋加大的影响,电解铝行业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危险废物的完全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迫在眉睫。
沥青熔化产生的废渣、沥青烟气收集产生的焦油、焙烧烟气净化处理产生的废渣焦油,均是危险废物,沥青焦油主要含有蒽、菲、芘等这些具有毒性的物质,处理方法是焚烧,焚烧产生的烟气还需净化,投资费用高,日常运行经济性差,大部分企业没有无害化处置设施。需要具备资质的厂家处置,处置费用较高。目前按规定交由第三方治理时,1吨危废需要缴纳3000~5000元不等的处置费。
一些炭素厂曾尝试在阳极炉火道内以“打点滴”方式燃烧焦油,这种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焦油添加后,燃烧剧烈,局部火道温度达到1500℃,严重影响火道墙寿命。二是存在焦油残渣阻塞火道空间的隐患。三是作业现场焦油受热产生的烟气四溢,作业环境恶劣。炭素残极清理、破碎所产生的残极收尘粉和劣质残极,由于灰分含量超标(2-5%),无法返回生产线使用,只能低价外卖(50~300元/吨),造成企业资源流失,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电解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系统,目的是要将电解铝和炭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渣、废焦油、收尘粉、残极粉以及软残极等固、危废物资进行再利用,它解决了资源浪费、处置危废物资污染环境的技术难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铝电解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结构如下:沥青脱桶通过管路与保温存储装置连接,沥青泵站与保温存储装置连接,沥青泵站出料端与保温料斗入料口连接,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与保温料斗入料口连接,保温料斗的出料端与原料混合机连接,原料混合机的出料端与定量给料装置连接,定量给料装置的出料端与成型机的料斗连接,成型机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连接,输送装置的炭块出口与焙烧炉的炭块入口连接。
上述的沥青脱桶和保温存储装置的入料端与第一存储场地连接,上料装置的入料端与第二存储场地连接。
上述的第一存储场地用于存储沥青渣和废焦气,第二存储场地用于存储收尘粉、残极粉、软残极和残极颗粒。
上述的沥青脱桶、保温存储装置、保温料斗、原料混合机和成型机中的烟气出口通过管路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
上述的沥青脱桶、保温存储装置、保温料斗、原料混合机和成型机与保温加热装置连接。
上述的保温存储装置上设有沥青除渣机。
上述的成型机上安装有对炭块进行降温除温的冷却装置。
上述的成型机为碳砖成型机。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银海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银海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9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振动式安全套自动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的皮革印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