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釜以及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88887.7 | 申请日: | 2017-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陈帅;习静;张成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以及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釜以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与反应釜性能原理一样,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在反应釜内,甲苯、2,4,6-三甲基苯乙酰氯与氯化亚砜反应结束后,打开反应釜人孔盖投加活性炭除色。然而在投加过程中,投入活性炭的人孔经常挥发出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易造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溢出伤人,并且投加活性炭携带空气入釜易造成危险事故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釜,搅拌釜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釜内溢出的有害气体,避免物料携带空气进釜,减少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反应釜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釜内溢出的有害气体,避免物料携带空气进釜,减少危险性,并且该反应釜有效地利用了反应余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搅拌釜,包括:
釜体,釜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具有人孔;
投料结构,投料结构内部具有投料空腔,投料结构设置于第二端并通过人孔与釜体的内部空腔连通,投料结构的周面可活动地连接有投料盖,投料盖具有使得投料空腔开放的第一状态和使得投料空腔密闭的第二状态;
闸阀,闸阀设置于釜体与投料结构之间,闸阀被构造为控制投料空腔与釜体的内部空腔的连通;
尾气排放部,尾气排放部设置于投料结构远离釜体的一端并连通投料空腔。
由于在反应釜内,甲苯、2,4,6-三甲基苯乙酰氯与氯化亚砜反应结束后,需打开反应釜人孔盖投加活性炭除色,则会发生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溢出伤人的事情,并且投加活性炭携带空气入釜易造成危险事故。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搅拌釜:
搅拌釜包括釜体、投料结构、闸阀以及尾气排放部,釜体用于反应物搅拌反应,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远离地面,第二端具有用于投料的人孔。投料结构内部具有投料空腔,其设置于第二端并通过人孔连通釜体内的空腔,在投料结构的周壁设置投料盖,通过开闭投料盖向釜体内投放活性炭。为避免尾气溢出伤人以及避免投料时带入空气进入釜体内,设置有闸阀和尾气排放部,当需投料时,控制闸阀,使得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从尾气排放部排出,保持投料空腔内的安全性,关闭闸阀,随后打开投料盖,向投料空腔中投入活性炭,关闭投料盖,将空腔由尾气排放部处排出,打开闸阀,活性炭进入釜体内。搅拌釜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釜内溢出的有害气体,避免物料携带空气进釜,减少危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
抽气装置,抽气装置设置于尾气排放部远离投料结构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
惰性气体置换部,惰性气体置换部设置于投料结构远离釜体的一端并连通投料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投料结构的周壁开设有投料口,投料盖铰接于投料结构的周壁,投料盖具有远离投料孔的第一状态和盖合投料口使得投料空腔密闭的第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投料盖具有向投料空腔延伸的置入部,置入部的截面呈半椭圆形,置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投料口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置入部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投料空腔靠近釜体的底面呈朝釜体凹陷的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
缓冲管,缓冲管设置于闸阀与釜体之间,缓冲管连通投料空腔与釜体的内部空腔;
次级闸阀,次级闸阀设置于缓冲管上并位于缓冲管与釜体之间,次级闸阀被构造为控制缓冲管与釜体的内部空腔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酸碱监测仪,酸碱监测仪设置于投料结构的周壁,酸碱监测仪被构造为监测投料空腔中的酸碱度。
一种反应釜,包括:
换热管,以及
上述任意一项的搅拌釜,换热管设置于釜体的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釜,搅拌釜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釜内溢出的有害气体,避免物料携带空气进釜,减少危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8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自动搅拌桨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三元前驱体的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