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采摘桑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8770.9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姜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信宏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B65B25/02;B65B13/20;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叶 打包装置 自动打包 采摘 压缩气缸 升降气缸 压缩机构 压缩腔 托板 本实用新型 方便运输 相对安装 捆扎机 压缩 滑轨 支条 打包 松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采摘桑叶装置,包括固定采桑叶架、活动采桑叶架、脱桑叶腔、压桑叶支条器和打包装置,所述固定采桑叶架上在位于脱桑叶腔的下方安装有打包装置,所述打包装置包括压缩机构、升降气缸、托板、滑轨和捆扎机,升降气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托板,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压缩气缸、压缩腔和压缩块,两个所述压缩气缸相对安装,其中一个所述压缩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压缩腔。本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采摘桑叶装置,通过在采摘桑叶装置上设置打包装置,打包装置将桑叶压缩成一定形状然后再打包,桑叶捆不易松散使其方便运输,使采摘桑叶装置具有自动打包功能,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桑叶采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采摘桑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丝绸是中国与其它国家贸易的重要物资。而丝绸的基础产品则是蚕茧,而蚕茧是成蚕吐丝结成茧的,而蚕只吃桑叶,桑叶又需要人工栽培桑树,这是一条产业链,己经延续了上千年。近年来,蚕茧价格居高不下,十分走俏,每到卖茧时都会争抢蚕茧,每公斤蚕茧能卖到五十元左右。而蚕农则纷纷伐桑树不原再养蚕。其原因是养蚕要建房占地面积大,养蚕累、养蚕脏,就算再高也不划算。养蚕要建房占地面和大,养一张纸蚕为例。它需要建房屋45平方米左右,一般人家都是利用住居房养蚕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养蚕方式已经是行不通了。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善于搞研究的人员,通过实践:也发明了很多有关采摘桑叶和自动化养蚕系统的设备。例如:桑叶采摘机,桑叶采摘工具、桑叶采摘剪,自动化养蚕系统,多功能养蚕装置,基于方形养蚕柜的自动投饲方法,自化大蚕养殖营茧装置等设备,从形式看都十分相似。但其结构各有所长,但是都具有局限性,不能进行自动打包,导致自动化程度降低,效率低,人的工作量大,限制了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采摘桑叶装置,具备自动打包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采摘桑叶装置,包括固定采桑叶架、活动采桑叶架、脱桑叶腔、压桑叶支条器和打包装置,所述固定采桑叶架的上方设置有活动采桑叶架,活动采桑叶架通过第一液压缸安装在固定采桑叶架的顶部,所述活动采桑叶架固定连接在脱桑叶腔的两侧,脱桑叶腔的内部安装有斜式脱叶器,所述脱桑叶腔的上端内侧壁均等设置有支撑杆,脱桑叶腔的底部设置有抽板,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压桑叶支条器,所述压桑叶支条器包括电机和转盘,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转盘,电机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固定采桑叶架上在位于脱桑叶腔的下方安装有打包装置,所述打包装置包括压缩机构、升降气缸、托板、滑轨和捆扎机,所述压缩机构安装在固定采桑叶架的内部,升降气缸竖直安装在固定采桑叶架底端的内侧,升降气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托板,所述托板上放置桑叶捆,所述固定采桑叶架上还固定安装滑轨,滑轨上安装捆扎机,所述滑轨的底部水平安装有推送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一侧安装有滑道架,滑道架上设置滑道。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压缩气缸、压缩腔和压缩块,两个所述压缩气缸相对安装,其中一个所述压缩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压缩腔,另一个所述压缩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和压缩腔内部适配的压缩块。
优选的,所述压缩腔相对压缩块的侧面和底面均开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采桑叶架上开设有用于托板穿过的孔,托板安装在压缩腔和压缩块配合插入的正下方且托板位于固定采桑叶架开设的漏料口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捆扎机为酒箱水平捆扎打包机。
优选的,所述滑道为一种网布制成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信宏,未经姜信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8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