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8660.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指纹识别 模组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中使用可见光作为光源,可见光波长范围大且随处可见,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光的干扰,从而无法获取清晰的指纹图像,导致指纹识别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和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电路板;
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光学指纹传感器;和
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为蓝绿光,所述光源被配置成发射光至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被配置成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传导至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的外部,和接收由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外部反射回来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采用蓝绿光作为敏感光源,增大了蓝绿光在光学指纹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减少环境光的干扰以使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获取清晰的指纹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基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的下表面。
如此,柔性电路板重量轻且厚度薄,节省空间,利于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小型化,同时,基板可作为支撑光学指纹传感器和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其它元件的支撑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
光感层,所述光感层形成有感应区;和
设置在所述光感层上的光学层,所述光学层覆盖所述感应区,所述光学层的面积大于所述感应区的面积,所述光学层形成有多个透镜,所述光感层位于所述光学层与所述基板之间。
如此,光学层可使更多的光汇聚至光感层,使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能够采集到更多的光信号,以更准确地实现指纹识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感层包括多个光敏元件和连接线路,所述多个光敏元件形成所述感应区,所述连接线路连接所述多个光敏元件和所述基板。
如此,光敏元件能够感应从光学层汇聚的光并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以采集到指纹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的下表面。
如此,补强板可增强柔性电路板的强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侧边。
如此,光源位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侧边,光源发射光至光学指纹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下方,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件的侧面,所述光源被配置成发射光经所述导光件传输至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
如此,一方面,利用光源和光学指纹传感器的配合,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另一方面,利用导光件可以将光源发射的光传导至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使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入射至光学指纹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绿光的波长范围为450-570nm。
如此,蓝绿光的频率与红外光的频率相隔较远,利于减少环境光的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学胶和封胶,所述光学胶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上表面,所述封胶封装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侧边和所述光学胶的侧边。
如此,封胶可以固定住光学胶和光学指纹传感器,避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在贴合时的晃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连接线和封胶,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通过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封胶封装所述连接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连接线的连接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与所述连接线的连接处和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侧边。
如此,封胶可保护连接线、电路板与连接线的连接处、光学指纹传感器与连接线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光学指纹识别模组采用蓝绿光作为敏感光源,增大了蓝绿光在光学指纹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减少环境光的干扰以使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获取清晰的指纹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8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