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87558.0 | 申请日: | 2017-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蒋波;陶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利腾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14 | 分类号: | B21J1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顶出 顶块 本实用新型 活塞 顶出装置 电液锤 双工位 顶杆 模座 底座 连接固定螺栓 底座连接 顶杆连接 固定螺栓 活塞连接 生产效率 工位盘 厂区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包括底座、模座、盖板、顶出活塞、顶杆、固定螺栓、顶块,底座连接模座,盖板连接顶出活塞,顶出活塞连接顶杆,共用顶杆连接顶块,盖板连接固定螺栓和底座,所述顶块上设有工位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套设备可以实现两台设备的功能,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省占地面积,便于厂区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模锻技术领域,涉及产品加工,具体是一种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标准集装箱在全球运输业中不断发展,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层高也不断增加,市场对于系固集装箱的绑扎件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船运公司此前此类形状复杂的绑扎件大多采用成本较低的铸件,但由于铸件相对而言本身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气孔、疏松、夹杂、裂纹等,整体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抗冲击性能等都较差,导致在集装箱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事故频频发生,故国内厂商开始逐步用模锻工艺代替传统铸造工艺,而锻件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单工位锻造成型难以充满模具型腔中较难充满的地方,因此必须增加预锻工序使坯料在预锻型腔中变形到接近锻件的形状和尺寸再进行终锻,如果再使用一台设备进行预锻会增加很多制造成本,在传统5吨电液锤上进行预锻终锻双工位模锻工序中只有单顶出装置,如果增加设备则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多一个人工成本控制机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包括底座、模座、盖板、顶出活塞、顶杆、固定螺栓、顶块,底座连接模座,盖板连接顶出活塞,顶出活塞连接顶杆,共用顶杆连接顶块,盖板连接固定螺栓和底座,所述顶块上设有工位盘。
优选地,所述顶杆为Y型。
该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中,模座与底座连接,顶出活塞安装于底座内部,顶杆安装于模座内部,顶出活塞与顶杆相连,盖板与底座连接并以固定螺栓固定,其中,顶杆分两个分支,并设有顶块进而连接顶杆而进行共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一套设备可以实现两台设备的功能,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省占地面积,便于厂区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模座,3-盖板,4-顶出活塞,5-顶杆,6-固定螺栓,7-顶块,8-工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一种电液锤双工位顶出装置,包括底座1、模座2、盖板3、顶出活塞4、顶杆5、固定螺栓6、顶块7,底座1连接模座2,盖板3连接顶出活塞4,顶出活塞4连接顶杆5,共用顶杆5连接顶块7,盖板3连接固定螺栓6和底座1,所述顶块7上设有工位盘8,所述顶杆5为Y型。
本实施例中,当5吨电液锤完成锻打循环后,顶出活塞4向上运动,带动模座2内部顶杆5向上运动,位于共用顶杆5上的顶块7顶起,产品被顶出,完成工序。
在一台设备上设置能够一次性顶出两个产品,这样大大加快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省占地面积,便于厂区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利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利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7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锤自动夹球输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