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腹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7410.7 | 申请日: | 201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韦祖宝;陈国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优耐特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2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管 手持管 硬质 吸引孔 本实用新型 网状孔 均布 胸腹 负压吸引装置 连接为一体 真空控制孔 安全隐患 弹性体管 方便操作 空腔结构 手持端 外端部 吸引头 圆弧形 圆形孔 端环 环壁 环绕 损伤 吸引 外围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腹吸引管,包括有连接为一体的硬质手持管身和弹性吸引管身,硬质手持管身的外端部设有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的接头,硬质手持管身上设有手持端真空控制孔;弹性吸引管身的吸引端环壁上均布有若干吸引孔,吸引孔包括有位于弹性吸引管身吸引端底部的大网状孔,以及环绕在大网状孔外围分布的小圆形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包括硬质手持管身和弹性吸引管身两部分,弹性体管身前端吸引头为圆柱形的空腔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并在环壁上均布吸引孔。这样既解决了医护人员的方便操作,又大大降低了患者不适和损伤,更加解决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腹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属于临床手术辅助器械,吸引管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用于骨科、脑外科、妇产科、泌尿科以及胸外科等。其中,胸腹吸引管主要用于胸外科及普外科在临床手术中起吸引流作用。
现在医院使用的胸腹吸引管大多数是一次性使用吸引管,它大多数完全是由硬质塑料管制成的,由于其材料硬度特性,在吸引废体液时易造成患者身体内腔的不适或损伤。但如果完全使用软质材料,医护人员不好把持又会造成吸引时的不易操作,甚至造成废弃体液的清理不彻底,给患者生命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的胸腹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胸腹吸引管,包括有连接为一体的硬质手持管身和弹性吸引管身,硬质手持管身的外端部设有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的接头,弹性吸引管身的吸引端环壁上均布有若干吸引孔,吸引孔包括有位于弹性吸引管身吸引端底部的大网状孔,以及环绕在大网状孔外围分布的小圆形孔。
弹性吸引管身包括有硬质螺旋圈状的管芯以及与包覆在管芯外并且与管芯包覆为一体的弹性管。
硬质手持管身上设有手持端真空控制孔。 手持端真空控制孔是医护人员通过手指适时调节,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吸引人体废液的适度控制,防止真空负压过大时或吸引孔吸引拥堵而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将弹性吸引管身设计一个硬质螺旋圈状的管芯,再在管芯外包覆有一体的弹性管,这样在保证支撑力的前提下使其具有弹性,避免出现医护人员不好把持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吸引孔设计了一个位于弹性吸引管身吸引端底部的大网状孔,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吸引体液时,既能保证吸引的效率,又能对体液内参杂的体积较大的粘膜类异物进行阻挡,防止吸引管发生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包括硬质手持管身和弹性吸引管身两部分,弹性体管身前端吸引头为圆柱形的空腔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并在环壁上均布吸引孔。这样既解决了医护人员的方便操作,又大大降低了患者不适和损伤,更加解决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吸引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性吸引管身吸引端底部吸引孔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胸腹吸引管,包括有连接为一体的硬质手持管身1和弹性吸引管身2,硬质手持管身的外端部设有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的接头3,硬质手持管身上设有手持端真空控制孔4;弹性吸引管身的吸引端环壁上均布有若干吸引孔5。
所述弹性吸引管身包括有硬质螺旋圈状的管芯6以及与包覆在管芯6外并且与管芯包覆为一体的弹性管7。
所述吸引孔包括有位于弹性吸引管身吸引端底部的大网状孔8,以及环绕在大网状孔外围分布的小圆形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优耐特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优耐特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7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心血管插管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