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张成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4423.9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钱玉芬;冯齐平;杨臣杰;张哲谌;钱丽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何静生;杨楷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环 支抗 牵张成骨 扩弓器 支抗杆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杆 牵引力 牵引 口腔医疗 左右两侧 上颌骨 抵持 施力 套接 颌骨 牙齿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带环,这两个带环分别套接在患者左右两侧的牙齿上;至少一个支抗钉,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上;与支抗钉相对应设置的支抗杆,支抗杆上设置有支抗部,支抗部用于抵持在支抗钉上;扩弓器,用于提供牵张成骨装置的牵引力;与带环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将各带环连接在扩弓器上;扩弓器向带环和支抗杆施力,并对患者的颌骨形成牵引。本实用新型易于加工,临床操作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牵引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张成骨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张成骨是根据在稳定而缓慢的牵张力作用下,受力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功能得以活化的原理为基础的一种内源性骨组织工程技术。其利用牵张成骨装置所产生的外力渐进性牵引手术切开的骨段,在骨断端间形成新骨沉积,同时通过牵张力引起的包括皮肤、血管、神经、软骨和骨膜在内的周围组织的适应性改变使其得以与骨组织同步生长。
目前,牵张成骨技术在颅颌面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牵张成骨技术被广泛地用于颌面部发育畸形的治疗,如半侧颜面畸形、严重唇腭裂所致的上颌骨发育不全、肿瘤或外伤所致的颌骨缺损、面中部的凹陷畸形及颜面部的发育不足和不对称等等,甚至还被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等其它相关的症状。
在针对上颌前段牵张成骨应用于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足或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治疗时,常通过颌面外科手术在上颌前段水平截骨,在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间、上颌前磨牙间、或上颌第一前磨牙与尖牙间垂直截骨。然后采用适用于上颌前段的牵张成骨装置进行牵张成骨,增加上颌骨前段骨量来获得解除牙列拥挤所需的空间,改善前牙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组织侧貌。
现有的适用于上颌前段的牵张成骨装置主要分为颅外固定支架式的外牵张成骨装置(Rigid External Distractor,RED)和口内牵张成骨装置(Intraoral Appliance,IA)等。
对于颅外固定支架式的外牵张成骨装置来说,牵张成骨装置需通过在颅骨及上颌骨放置钛板进行固定,所产生的创伤较大,而且在拆除时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此外,牵张成骨装置的部件较大,容易引起松脱或导致外伤,而且牵张成骨装置在长达半年的牵引治疗期间不可拆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因此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较低。
而由于设置在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相比于颅外的牵张成骨装置而言,部件体积小且位于口内,不影响外观,拆卸操作更为容易,创伤小,外伤意外发生率低,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小,已经逐渐受到了正畸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成为目前治疗的主流方案。
现有技术中的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主要为牙支持式牵张成骨装置。其通常通过粘接剂固定在上颌牙齿上,并将牵引力施加在牙齿上,传导至颌骨,从而推上颌前段向前移动。但是,采用这种牵张成骨装置时,颌骨移动的同时牙齿也会产生移位,后续还需要对移位的牙齿重新矫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张成骨装置。本实用新型易于加工,临床操作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牵引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用于设置在患者的上颌上,包括:至少两个带环,这两个带环分别套接在患者左右两侧的牙齿上;
至少一个支抗钉,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上;
与支抗钉相对应设置的支抗杆,支抗杆上设置有支抗部,支抗部用于抵持在支抗钉上;
扩弓器,用于提供牵张成骨装置的牵引力;
与带环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将各带环连接在扩弓器上;
扩弓器向带环和支抗杆施力,并对患者的颌骨形成牵引。
作为设置在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体积较小,无需设置口外部件,对于患者的外观和生活影响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4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