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83431.1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管海啸;陶冬艳;张光建;杨慧之;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2;B09C1/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油污 土壤 处理 结构 | ||
1.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结构包括待修复油污土壤区(2)和围设在待修复油污土壤区(2)外缘的隔离防渗带(1),所述待修复油污土壤区(2)由多条横向或竖向的分隔沟(3)分隔成多个处理区,在每个处理区内设有油污处理竖井(4),在每个油污处理竖井(4)内安装有竖向喷水管(6),并在竖向喷水管(6)的周围填充有油污吸附材料(7),在分隔沟(3)内也填充有油污吸附材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在油污处理竖井(4)和分隔沟(3)内的油污吸附材料(7)为稻壳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横向分隔沟(3)和纵向分隔沟(3)之间的间距相等,并将待修复油污土壤区(2)分隔成多个等面积的待处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处理竖井(4)的深度与待处理油污土壤区(2)的油污土壤深度相等,且油污处理竖井(4)的底面置于待处理油污土壤区(2)的隔水层上方,所述分隔沟(3)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油污处理竖井(4)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喷水管(6)置于油污处理竖井(4)的中央位置,其长度等于或大于油污处理竖井(4)的深度,在竖向喷水管(6)的管壁上均匀分布多个喷水孔,其上端设有与外界高压喷水设备连接的高压喷水接头(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油污土壤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防渗带(1)是由挖设在待修复油污土壤区(2)外缘的沟壑和填充在沟壑内并夯实的粘土防渗层组成,所述隔离防渗带(1)的深度大于待修复油污土壤区(2)的油污土壤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34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染耕地土壤原位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