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2309.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8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劲枫;李典宝;程冰冰;谢腾芳;刘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C02F3/3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水生态系统 管道系统 陆地景观 生态环境 雨水花园 喷洒管 生态型 海绵 草坪 水生植物群落 雨水利用设施 水体微生物 城市景观 电子控制 汇集管道 景观植物 水平路面 水生动物 维护管理 中水回用 回水 直立 水泵 浇灌 雨水 陆地 生态 管理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洪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具体地是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其包括陆地景观部分、管道系统和水生态系统部分;陆地景观部分包括水平路面、近路端草坪、陆地草坪和陆生景观植物,管道系统包括直立喷洒管、环形喷洒管、雨水汇集管道、电子控制水泵和回水浇灌管道;水生态系统部分包括水体微生物群落、水生动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本实用新型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能够做到完善的后期维护管理;并能够在改善城市内涝、中水回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助力生态和谐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洪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具体地是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灾害,水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短缺也随之而来,于是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在2012年4月的《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雨水花园是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发展起来的,其利用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这样以来能够改变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在雨洪管理上充分接近自然生态,减少地表径流和雨水的就地下渗并做到中水回用。雨水花园通过绿地渗透作用形成低洼地势,利用植物及其他结构型基质来控制雨水径流。即在构建雨水利用及生态安全格局的同时也从单纯的工程技术层面转向与景观生态设计紧密结合。
目前,所出现的雨水花园在实际应用上很少有能完全达到这种理念要求,例如中国专利CN201410513176.7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海城市社区绿地内部的功能型雨水花园,所述功能型雨水花园位于社区绿地中,所述功能型雨水花园的结构包括预处理设施、蓄水层、渗水设施和溢流设施,所述预处理设施包括环形边坡和砾石,所述环形边坡位于所述功能型雨水花园的周边,所述砾石覆盖于所述环形边坡上;所述蓄水层为所述环形边坡与所述功能型雨水花园的底部水平围合所构成的空间;所述渗水设施位于所述功能型雨水花园的底部;所述溢流设施包括贯穿所述蓄水层的厚度方向的溢流管和位于所述功能型雨水花园的底部的溢流排水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溢流排水管是连通的。又例如专利CN201620295525.7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过滤区、多级折流区和下渗回用区,所述多级折流区包含第一级折流区、奇数个中间级折流区和最后级折流区,所述过滤区与第一级折流区之间设置有非溢流隔墙,所述过滤区底部和第一级折流区底部相连通以传输雨水,奇数级折流区与后端相邻的偶数级折流区之间设置有传输雨水的溢流隔墙,所述偶数级折流区与后端相邻的奇数级折流区之间设置有非溢流隔墙,所述偶数级折流区底部和后端相邻的奇数级折流区底部相连通以传输雨水,所述最后级折流区与下渗回用区之间设置有传输雨水的溢流隔墙,所述下渗回用区末端设置有超标雨水溢流堰;还有专利CN206232572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社区的功能型雨水花园,包括预渗滤层、蓄水层和溢流设施,预渗滤层包括设置在花园周边的环形边坡,环形边坡上铺设有沸石-活性炭过滤系统,环形边坡远离花园的部位高于靠近花园的部位,蓄水层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覆盖层、种植土壤层、渗滤层和填料层,溢流设施的溢流管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蓄水层,所述溢流设施的溢流口高于所述蓄水层;这些技术方案虽然有些做到了景观效果,但都没有做到中水回用,而仅仅是将雨水通过一系列地下管道连通市政管道一起排走;还有一些甚至根本就无法蓄水,只能起到单纯的景观效果,达到雨洪排水要求等等。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遵循海绵城市的理念建立的完整生态链的雨水花园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雨水花园存在不能做到中水回用、无法蓄住水和没有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等缺点,提供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2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凹式绿地及用于下凹式绿地的井盖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