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紫外线节能杀菌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81850.1 | 申请日: | 2017-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6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业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06;A61L2/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2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两侧 风幕机 控制层 取件门 杀菌箱 紫外线 进件 扇门 恒定 节能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实现 温度传感器 互锁装置 连续加工 热量散失 锁闭状态 外界空气 箱体内部 箱体外部 智能控制 门开启 保证 风幕 加热 加工 对流 细菌 外部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紫外线节能杀菌箱,包括箱体和控制层,本装置通过在箱体两侧的取件门和进件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使得其中一扇门打开时另一扇门处于锁闭状态,避免箱体内与外部产生交换气流,进而保证箱体内相对稳定的加工环境,同时减少箱体内热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并且在控制层内设置风幕机,通过风幕机产生的风幕,进一步避免了箱体两侧取件门和进件门开启时箱体内部空气对箱体外部空气产生对流,减少了热量的流失并避免外界空气中细菌的进入,同时整个装置的加热气体受到智能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保证温度的恒定,保证了连续加工时箱体内稳定的加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温紫外线节能杀菌箱。
背景技术
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技术。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在进行一些食品或者医疗器具的生产加工中,为了避免装载材料的器具中或米粉原料中含有细菌,需要使用杀菌箱来进行灭菌,常规的灭菌箱大多为间隙工作方式,将待加工的物品放入箱内然后进行加热灭菌,灭菌完成后打开箱体将物品取出,但在打开的过程中箱体内的热量会迅速流失,热量不能得到良好的利用,其温度变化率较大,从而提高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紫外线节能杀菌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紫外线节能杀菌箱,包括箱体和控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层位于箱体上方并与箱体长度相同,所述箱体两侧铰接有取件门和进件门,所述取件门和进件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所述互锁装置包括安装有扭簧的转轴、固定安装在转轴两端的卡销和推杆,扭簧的转轴安装在箱体两侧壁内部顶端,所述卡销和推杆与转轴垂直设置呈“U”字形,在取件门和进件门上与推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斜面,在取件门和进件门上相对斜面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在箱体内下部设有水平方向的输送带,所述喷气口位于输送带两端正上方,在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多个紫外灯,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层内设有均布箱,所述均布箱上方连接有过滤箱,在过滤箱上安装有气体输送管,所述气体输送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电线连接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层上,在控制层内设有两个风幕机,两个风幕机位于均布箱两侧并通过连接管道与均布箱相连通,所述风幕机具有伸入箱体内部的喷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二极管D2、芯片IC1、电位器RP1和电磁阀A,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容C2、继电器K1和整流桥T的端口2,整流桥T的端口1连接电阻R1和电容C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220V交流电,整流桥T的端口3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整流桥T的端口4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继电器K1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5、二极管D1的阴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加热管A,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4、电阻R8、双向晶闸管Q1的一个主电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1-1,继电器K的触点K1-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E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6和芯片IC1的引脚4,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和芯片IC2的引脚1,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和芯片IC2的引脚4,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3的引脚1,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电阻R10和芯片IC3的引脚3,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芯片IC3的引脚4,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双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另一个主电极连接电热管A的另一端,芯片IC1-IC3的型号均为LM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业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业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1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