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纳米管足浴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8312.7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宣一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首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3/022 | 分类号: | A47K3/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管 环形凹槽 加热装置 发热膜 足浴桶 桶体 本实用新型 内部中空 隔离网 内侧壁上沿 加热效果 绝缘材料 可拆卸的 密封设置 上端开口 竖直设置 桶体上端 槽口处 敞口的 圆筒形 脚踝 上端 贴合 同轴 下端 小腿 加热 能耗 裸露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足浴桶,包括桶体、延长部和碳纳米管加热装置:桶体竖直设置,其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延长部为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均敞口的圆筒形,其同轴并密封设置在桶体上端,且其下端与桶体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延长部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开有第一环形凹槽,碳纳米管加热装置包括碳纳米管发热膜和隔离网,碳纳米管发热膜贴合在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处,隔离网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呈环形的覆盖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口处。本实用新型的碳纳米管足浴桶设有可对使用者裸露在外的脚踝或部分小腿进行加热的延长部,增强使用者在冬天室温交底的情况下的使用效果;同时利用碳纳米管发热膜作为延长部的加热装置,其加热效果好,且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足浴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足浴桶。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碳纳米管的结构与石墨的片层结构相同,所以具有很好的电学性能。理论预测其导电性能取决于其管径和管壁的螺旋角。当碳纳米管的管径大于6nm时,导电性能下降;当管径小于6nm时,碳纳米管可以被看成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一维量子导线。
因为足底是汇聚着人体重要脏器的反射区,通过深度温灸的作用,刺激足底的反射区,调节、恢复、提高机体脏器的功能,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同时通过直接作用于下肢的血液循环,对静脉曲张、糖尿病足等效果显著,远红外、频谱场的能量被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可以起到改善机体整体血液循环的作用。
人们通常到养生馆或在家使用足浴桶进行足底的按摩,如能够利用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将碳纳米管发热膜利用到足浴桶内作为发热装置,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碳纳米管发热膜作为加热装置的足浴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纳米管足浴桶,包括桶体、延长部和碳纳米管加热装置:
所述桶体竖直设置,其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
所述延长部为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均敞口的圆筒形,其同轴并密封设置在所述桶体上端,且其下端与所述桶体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延长部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开有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碳纳米管加热装置包括碳纳米管发热膜和隔离网,所述碳纳米管发热膜贴合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处,所述隔离网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呈环形的覆盖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口处。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纳米管足浴桶中,所述隔离网内侧壁与所述延长部的内侧壁齐平,其外侧壁与所述碳纳米管发热膜贴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纳米管足浴桶中,所述桶体的上端同轴设置有一圆环形凸起,所述延长部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圆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形凸起密封卡接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纳米管足浴桶中,所述延长部的上端开有两个供使用者放腿的缺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纳米管足浴桶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其同轴设置在所述桶体的下端,且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纳米管足浴桶中,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和排气管:
所述括臭氧发生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
所述排气管有竖直设置的直管和水平设置的圆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同轴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环形管的下部开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直管的上端与所述环形管连通,下端依次穿过所述桶体的底壁及和底座的上端,并伸入所述底座内部的空腔内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的排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首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首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8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