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77034.3 | 申请日: | 201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雄;张晓明;李正跃;李宜儒;张宏瑞;陈国华;桂富荣;赵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西花蓟马 仿生 诱捕 装置 | ||
1.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罩(1)、与诱捕罩(1)配合连接的诱捕座(2)、固定设置在诱捕罩(1)开口上的外围纱网(3)、设置在外围纱网(3)中央的中心纱网(4);在外围纱网(3)的外部有支撑纱网的支架(5);在诱捕罩(1)开口的对应端头固定设置有与诱捕座(2)配合连接的套圈(6);诱捕座(2)上部有带倒勾的仿花丝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设置在诱捕罩(1)内部,支架(5)由不少于两条支撑斜杆(10)和在支撑斜杆(10)端部固定连接的的圆环(11)组成,支架(5)的支撑斜杆(10)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诱捕罩(1)的外壳上;纱网与支架(5)组成的形状为漏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在支架(5)四脚上的外围纱网(3)目数为120目~160目,固定在支架圆环(11)上的中心纱网目数为60~8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捕罩上的套圈(6)内部与诱捕座(2)外部有转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捕座(2)上设置的仿花丝结构(7)为柔性材质;密度为9—12根/cm2,粗细为0.5~1mm,颜色为黄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捕座上具有挂圈(8)和/或凸环(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捕罩(1)的外部表面和内部表面颜色设置为蓝色或蓝色系中的中酞蓝:国标色卡的配方表中为PB0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体西花蓟马的仿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规格为,所述的诱捕罩(1)的尺寸:口直径长15cm,肚直径18cm,高10cm,支架纱网漏斗组合高6cm,侧面纱网母线长8.5cm,外弧长48cm,内弧长10cm,支架(5)四脚长9cm,连接的圆环(11)宽0.5cm,中心纱网(4)直径2.5cm,底部直径5cm,套圈(6)高1cm;诱捕座(2)的尺寸:直径长4.9cm,高1.5cm,花丝结构长1~3cm,凸环宽0.3cm,挂圈孔直径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70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棕榈科植物的蛀干害虫捕捉防治装置
- 下一篇:柑橘大实蝇成虫诱粘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