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及其纵梁和纵梁加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76990.X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5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艳;王金龙;王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及其 加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梁加强装置,包括可焊接安装于纵梁内板和纵梁盖板之间的盒体组件,所述盒体组件包括弯折件和可与所述弯折件焊接连接的冲压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纵梁加强装置,通过所述弯折件与所述冲压件的配合使用,形成盒状结构,安装在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盖板之间,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使纵梁盖板承受更多的Y向力,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冲压、弯折和焊接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对在产车型的模具进行修改,可单独生产使用,周期较短,有利于汽车主机厂的发展。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纵梁加强装置的车辆及纵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纵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纵梁加强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纵梁加强装置的车辆及纵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重视,已经成为汽车产品竞争力的一大支柱。在汽车行业,在产的车型每年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中,提高纵梁强度和刚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现有的纵梁包括纵梁盖板、纵梁内板和位于纵梁盖板与纵梁内板之间的纵梁加强板,其中,纵梁加强板的尺寸较短,在纵梁前部没有支撑,导致纵梁前段强度较弱,而恰巧此处纵梁盖板处布置有拖车钩,按照汽车牵引法规的要求,在拖拽车辆时需承受较大的Y向力,没有纵梁加强板的部分容易受力变形,对汽车的安全性能造成极大的隐患。
因此,如何提高纵梁的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梁加强装置,该纵梁加强装置结构简单,可单独制作,无需改变纵梁的生产模具,适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纵梁加强装置的车辆及纵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纵梁加强装置,包括可焊接安装于纵梁内板和纵梁盖板之间的盒体组件,所述盒体组件包括弯折件和可与所述弯折件焊接连接的冲压件。
优选的,所述盒体组件呈开口盒体状,并且所述盒体组件的底部和开口部可分别焊接安装于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弯折件包括弯折底板、由所述弯折底板的两端延伸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侧板和第二弯折侧板、以及由所述弯折底板的一个侧边延伸弯折形成的第三弯折侧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侧板的横向两端延伸弯折形成有第一左弯折边和用于限位所述冲压件的第一右弯折边,所述第二弯折侧板的横向靠近所述第三弯折侧板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有第二左弯折边,所述第一左弯折边与所述第二左弯折边均与所述第三弯折侧板的外表面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弯折侧板远离所述弯折底板的一端还延伸弯折设有第三上弯折边,所述第三上弯折边可与所述纵梁盖板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压件包括冲压底板和由所述冲压底板的四周冲压弯折而成的第一冲压侧板和第二冲压侧板,所述第一冲压侧板和所述第二冲压侧板位置相对,并且,所述冲压底板可竖直放入所述第一弯折侧板的侧面并与所述弯折件组合连接形成所述开口盒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冲压侧板可与所述弯折底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冲压侧板可与所述纵梁盖板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弯折侧板上以及所述冲压底板上均设有可供电泳液流出的漏液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及纵梁,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加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6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具防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套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