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用针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6069.5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白凤明;龚小平;可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天连化纤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网装置 进料辊 无纺布 针刺机 纤网 针刺 无纺布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 弧形凸起部 产品品质 尖锐凸起 结构优化 空腔区域 输送区域 剥网板 出料辊 动力部 托网板 右机架 针刺部 专用的 左机架 蓬松 减小 伸入 拥堵 挤压 电机 恢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用针刺机,包括了左机架、右机架、喂给帘、进料辊、出料辊、针刺部、动力部、剥网板、托网板、压网装置和电机,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由喂给帘和一组进料辊进行原料的输送,并设计了专用的压网装置,压网装置的弧形凸起部使得喂给帘和进料辊之间的空腔区域尽量减小,同时压网装置的尖锐凸起部也尽量地伸入到针刺区域,极大地避免已经被挤压的纤网恢复蓬松的状态,保证纤网进入针刺区域时不发生拥堵,速度平稳地在输送区域运行,提高产品品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无纺布用针刺机。
背景技术
针刺技术源于19世纪后半期,利用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而被压缩。当刺针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刺针开始回升,由于刺钩顺向的缘故,产生移位的纤维脱离刺钩而以几乎垂状态留在纤网中,犹如许多的纤维束销钉钉入了纤网,从而使纤网产生的压缩不能恢复,如果在每平方厘米的纤网上经数十或上百次的反复穿刺,就把相当数量纤维束刺入了纤网,纤网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纤网强度升高,密度加大,纤网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弹性等性能的非织造品。
针刺机的结构主要有:针刺机构、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针刺机构是利用刺针不断地对蓬松纤网进行穿刺,从而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纤网。进料机构是保证把具有一定厚度的蓬松的纤网顺利地送入针刺区。出料机构是把刺好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纤网牵拉出来。上述三个结构互相协调,才能得以顺利工作。
针刺技术现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与提高。针板作为针刺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其合理的设计将对加固产品的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由于纤维本身的弹性,经过挤压的纤网在离开压网辊轴之后,仍会恢复蓬松状态,从而在托网板和剥网板进口处形成阻滞,导致纤网产生速度分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用针刺机,通过设计专用的压网装置,减少纤网进料区域的拥堵现象,使得纤网的进料速度和出料速度良好匹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用针刺机,包括了左机架、右机架、喂给帘、进料辊、出料辊、针刺部、动力部、剥网板、托网板、压网装置和电机,针刺部包括针梁、设置在针梁上端面的针板以及固定在针板上端面的刺针,动力部包括偏心轮、连接在偏心轮一端的传动杆以及设置在传动杆上的滑动轴套,传动杆一端连接于针板下端面,剥网板设置于刺针上方,针刺部、动力部和剥网板均设置两组,托网板间隔设置于剥网板上方,进料辊设置在针刺机的进料端一侧,进料辊外周设置压网装置,进料辊的前端设置喂给帘,出料辊设置在针刺机的出料端一侧。
进一步,压网装置包括圆形连接部、一个尖锐凸起部和一个弧形凸起部,尖锐凸起部设置于进料辊与针刺机的进料端之间,弧形凸起部设置于喂给帘和进料辊之间。
进一步,压网装置与所述进料辊活动连接。
进一步,偏心轮由电机驱动。
进一步,刺针为棱边有若干钩刺的三棱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由喂给帘和一组进料辊进行原料的输送,并设计了专用的压网装置,压网装置的弧形凸起部使得喂给帘和进料辊之间的空腔区域尽量减小,同时压网装置的尖锐凸起部也尽量地伸入到针刺区域,极大地避免已经被挤压的纤网恢复蓬松的状态,保证纤网进入针刺区域时不发生拥堵,速度平稳地在输送区域运行,提高产品品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天连化纤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天连化纤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6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层快速吸水无纺布
- 下一篇:基于袜子传输系统的叠式双电机袜子缝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