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5751.2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青;冀淑琴;徐世民;刘新梅;王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长青;冀淑琴;徐世民;刘新梅;王京斌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06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生态农业 信息化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属于用水信息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田间灌溉用水量大,灌溉不科学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自动化水平低,并且操作复杂,田间实际用水量与实际需要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而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由于受思想认识不到位,经费制约、操作复杂、可靠性差等因素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仅是在一些具有示范性的以生产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项目中得到局部应用,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基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研究经济可靠、简单易行、易于普及的智能化、信息化节水灌溉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优质高产方面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智能监测、信息化管理、用途广泛、功能全面的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331362.9的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它包括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设置有执行设备模块,执行设备模块连有灌溉设备,远程控制终端连有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连有信息采集设备,信息采集设备设置有土壤墒情采集装置,土壤墒情采集装置设有土壤水分检测装置和地下水位检测装置,土壤水分检测装置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固定架的上部设置有把手,固定架的圆周外壁上设有通孔,固定架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器,但是现有技术不能记录多个管道的用水量,也不能控制管道的进出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解决不能记录多个管道的用水量,也不能控制管道的进出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结构包括进水口、缓冲管、水量监测器、主机体、出水缓冲管、信息监测管理装置、第一出水口、防渗漏片、阻尼管、第二出水口、第一显示窗、水压检测器、第二显示窗,所述的进水口通过缓冲管与水量监测器连接,所述的水压检测器上设有第二显示窗,所述的水压检测器与水量监测器相连接,所述的阻尼管与第一显示窗过盈配合,所述的水量监测器与主机体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水口通过出水缓冲管与主机体连接,所述的主机体与信息监测管理装置电连接,所述的信息监测管理装置由水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微量元素模块、电力驱动模块、中央整合模块组成,所述的电力驱动模块与中央整合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水量监测模块通过中央整合模块与微量元素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温度监测模块与中央整合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上设有防渗漏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管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的进水口与缓冲管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与出水缓冲管相连接,所述的水缓冲管与第一出水口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息监测管理装置上均匀等距设有四个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口是由铜合金材料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管是由橡胶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主机体与信息监测管理装置电连接,再结合信息监测管理装置内部的水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微量元素模块、电力驱动模块与中央整合模块配合,就能记录多个管道的用水量,也能控制管道的进出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与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生态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信息监测管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口-1、缓冲管-2、水量监测器-3、主机体-4、出水缓冲管-5、信息监测管理装置-6、第一出水口-7、防渗漏片-8、阻尼管-9、第二出水口-10、第一显示窗-11、水压检测器-12、第二显示窗-13、水量监测模块-61、温度监测模块-62、微量元素模块-63、电力驱动模块-64、中央整合模块-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长青;冀淑琴;徐世民;刘新梅;王京斌,未经赵长青;冀淑琴;徐世民;刘新梅;王京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