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育秧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5741.9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力鼎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秧 光滑平面 水稻育秧 硬盘 盘面 盘体 断根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方便运输 结构设置 水稻秧苗 育秧装置 插秧机 育秧盘 凹陷 催芽 叠放 盘沿 通孔 培育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硬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育秧盘面为光滑平面,在该光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在育秧盘面的周边为向外延伸的盘沿。其属于农业育秧装置领域,用于水稻秧苗培育,能够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得育秧候的秧毯不断根、不伤苗、容易卷秧,方便运输且培育的秧毯适合各种类型的插秧机,且可以叠放催芽,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农业育秧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培育水稻等秧苗的水稻育秧硬盘。
背景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属于现代农业工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水稻工厂化育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水稻种植户对于水稻育秧的接受成都有待于提高,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市场开发能力存在不足,工厂化育秧前期投入较大,场地利用率较低造成投入与回收周期较长;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市面上销售的育秧硬盘容易造成水稻秧苗无法相交,不易于盘结,在将秧苗与秧盘分离过程中存在根系损伤的问题,插秧后不容易返青成活,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硬盘,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得育秧后容易卷秧形成秧毯不断根、不伤苗、方便运输且培育的秧毯适合各种类型的插秧机,且可以叠放催芽,空间利用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稻育秧硬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育秧盘面为光滑平面,在该光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在育秧盘面的周边为向外延伸的盘沿。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盘沿的下表面设置有沿盘沿分布的支撑块。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位于育秧盘面光滑平面上的通孔为48个,按照每列8个的数量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支撑块的高度与凹陷的育秧盘面的深度一致,且支撑块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设置合理数量与排列形式的通孔,起到秧盘与空气水分的平衡调节作用,避免秧苗培育过程中失去水分养分,影响秧苗生长。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光滑平面的育秧盘面实现秧苗在该区域根系的相互盘结,避免根系与秧盘分离过程中的断裂问题,易于形成秧毯,方便运输与插秧。
3、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秧盘的叠放催芽,且叠放后稳定性好,不易推倒,减少空间占用,适用于大田炼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沿;2、育秧盘面;3、支撑块;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水稻育秧硬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2,育秧盘面2为光滑平面,在该光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4;在育秧盘面2的周边为向外延伸的盘沿1。所述位于育秧盘面2光滑平面上的通孔4为48个,按照每列8个的数量均匀分布。
实施例2:一种水稻育秧硬盘,其中所述支撑块3的高度与凹陷的育秧盘面2的深度一致,且支撑块3为中空结构。其余技术特征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硬盘,该硬盘用于对水稻等幼苗的培育。众所周知,如果在育秧过程中秧苗的根系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盘绕,则会使得秧苗在与育秧盘体脱离过程中造成秧毯的分离,秧毯整体性较差,不适用于插秧机的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力鼎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力鼎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重楼幼苗移植包
- 下一篇:自动化重楼育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