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5248.7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7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深南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7F15/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多功能 非机动车 充电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分别安装有信息识别单元(2)和触摸操作屏(3),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设有支付扫描端口(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5)和控制器(6),所述蓄电池(5)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6)与信息识别单元(2)、支付扫描端口(4)和触摸操作屏(3)均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设有充电接口(7),所述充电接口(7)的外侧设有防护门(13),所述防护门(13)的开合处安装有电磁锁(14),所述电磁锁(14)与控制器(6)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设置为ARM单片机或PIC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上端通过支杆(8)安装有挡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的下端设有照明灯(10),且所述照明灯(10)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识别单元(2)包括磁卡感应器(11)和身份识别仪(12),且所述磁卡感应器(11)和身份识别仪(12)与控制器(6)均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7)等距离分布在充电桩本体(1)的下部,且所述充电接口(7)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多功能非机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3)通过销轴(15)铰接在充电接口(7)的边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深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深南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2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电汽车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非机动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