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板厚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2497.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9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孟庆祥;李德伟;吴成耀;杨兵;黄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高丽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支撑杆 厚度控制器 上垫块 下垫块 建筑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 对称分布 厚度均匀 连接牢固 楼板浇注 竖向连接 浇注料 垫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下垫块和上垫块,下垫块和上垫块的上下面均为平面,所述下垫块与上垫块之间通过支撑杆竖向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在下垫块与上垫块之间对称分布。该楼板厚度控制器能够使控制楼板厚度均匀,适应于不同厚度需求的楼板,且使楼板浇注方便,浇注料与楼板厚度控制器之间的间隙小,连接牢固,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楼板是结构水平向受力构件,是结构安全的主要构件之一。楼板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建筑指标,楼板厚度控制不严格将造成严重质量隐患,现有的楼板厚度通常采用插钎法进行控制,然而插钎法由于操作人员的随意性较大和技术水平不一容易使楼板厚度控制不均匀,后期修补难度较大,使工程周期较长,且难以达到标准,现有的楼板厚度控制器为圆柱体,在与浇筑水泥混合后边缘容易出现缝隙,密封性较差,得到的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严重影响楼板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楼板厚度难以控制,且楼板厚度不均匀等缺陷,而提供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该楼板厚度控制器能够使控制楼板厚度均匀,适应于不同厚度需求的楼板,且使楼板浇注方便,浇注料与楼板厚度控制器之间的间隙小,连接牢固,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下垫块和上垫块,下垫块和上垫块的上下面均为平面,所述下垫块与上垫块之间通过支撑杆竖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在下垫块与上垫块之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Ⅰ设置有伸缩套筒,支撑杆Ⅰ的上端为内筒,下端为外筒,所述外筒上端设置有紧箍螺栓,所述支撑杆Ⅰ的上端与上垫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杆Ⅰ的下端与下垫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Ⅱ为双向丝杠,所述上垫块的下端和下垫块的上端均设置有与双向丝杠相匹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Ⅱ的中部设置有防滑部。
优选的,所述防滑部设置有磨砂或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的最大间距来控制楼板厚度,上垫块与下垫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钢筋扎紧防止浇注过程控制器出现晃动,上垫块与下垫块之间的支撑杆能够使间距增大,从而适用于不同厚度需求的楼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中:1-下垫块,2-上垫块,3-支撑杆Ⅰ,4-支撑杆Ⅱ,5-外筒,6-紧箍螺栓,7-螺纹孔,8-防滑部,9-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下垫块1和上垫块2,下垫块1和上垫块2的上下面均为平面,便于对楼板的厚度进行控制,下垫块1与上垫块2之间通过支撑杆竖向连接,支撑杆包括支撑杆Ⅰ3和支撑杆Ⅱ4,支撑杆Ⅰ3和支撑杆Ⅱ4在下垫块1与上垫块2之间对称分布,支撑杆Ⅰ3和支撑杆Ⅱ4的上端均与上垫块2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杆Ⅰ3和支撑杆Ⅱ4的下端均与下垫块1的上端固定连接,对上垫块2和下垫块1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2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巢芯及密肋楼盖
- 下一篇:一种密肋楼盖成型塑料膜壳的侧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