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预埋钢筋端部保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867.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元;门大庆;都书巍;赵亚斌;葛礼明;刘春哲;刘世斌;于雁南;彭琳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桩预埋 钢筋 保护 体系 | ||
一种灌注桩预埋钢筋端部保护体系,包括预埋在灌注桩内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环向间隔设置的纵筋和包裹在纵筋外侧的箍筋,所述纵筋的上端部套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丝扣连接有密封件、底端包裹有密封布,且所述密封布的两端通过第一绑扎带固定。所述纵筋内侧上部撑有一圈定位撑环,所述定位撑环对应设在桩顶标高处、并通过第二绑扎带与纵筋绑扎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注桩端部钢筋在混凝土破碎时易产生折断、锈蚀的问题;并解决桩顶混凝土破碎难度大且容易对设计桩顶标高下的混凝土造成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灌注桩预埋钢筋端部保护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首先是先对灌注桩整体浇筑,使得锚入承台及其他基础的钢筋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再对需要锚入承台及其他基础的钢筋区域的混凝土进行破碎,但在破碎混凝土过程中,因钢筋与混凝土锚固性能较好,极易将需要锚入承台及其他基础的钢筋折断,容易造成钢筋锚入承台及其他基础的有效受力长度不够,对后续施工造成较大的难度。其次,以往技术在破碎灌注桩桩头区域混凝土时,破碎难度大且容易对设计桩顶标高下的混凝土造成破坏,对灌注桩的承载力和抗拔力造成重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注桩预埋钢筋端部保护体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灌注桩端部钢筋在混凝土破碎时易产生折断、锈蚀的问题;并解决桩顶混凝土破碎难度大且容易对设计桩顶标高下的混凝土造成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预埋钢筋端部保护体系,包括预埋在灌注桩内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环向间隔设置的纵筋和包裹在纵筋外侧的箍筋,所述纵筋的上端部套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丝扣连接有密封件、底端包裹有密封布,且所述密封布的两端通过第一绑扎带固定。
所述纵筋内侧上部撑有一圈定位撑环,所述定位撑环对应设在桩顶标高处、并通过第二绑扎带与纵筋绑扎固定。
所述密封布的中部对应包裹在套管的下端沿位置、上部对应包裹在套管上、下部对应包裹在纵筋上。
所述套管的内径比纵筋的外径大10~15mm、长度与纵筋预留段长度相适应。
所述套管的上端内侧套有内螺纹。
所述套管是塑料套管。
所述密封件包括圆饼形的上部密封头和连接在密封头底面中心的圆柱形连接柱。
所述密封头的直径大于套管的外径3~5mm。
所述连接柱上套有与套管内螺纹配套的外螺纹。
所述定位撑环由圆管首尾对接而成。
所述定位撑环的外径与钢筋笼的内径相适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套筒、密封布和密封件的有效结合,对灌注桩纵筋端部形成密封保护;在灌注桩纵筋端部套套管,有效隔绝了纵筋端部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在套筒下部通过密封布和第一绑扎带对套筒进行密封,防止混凝土进入套筒内对钢筋造成污染;套筒上端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进入套筒使钢筋生锈腐蚀。
2、通过在灌注桩钢筋笼内设计桩顶标高处设置环形塑料管,保证在灌注桩端部混凝土破碎过程中不会对桩顶设计标高下的混凝土造成破坏,加大灌注桩端部混凝土破碎效率及保护设计桩顶标高下的混凝土,节约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现浇施工预埋钢筋保护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桥梁式起重机大车调速电路监测系统
- 下一篇:座椅调角器与周边零件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