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囱用护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69786.5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解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戴斯维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14 | 代理人: | 沈陈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囱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囱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囱用护罩。
背景技术
壁炉是一种在室内生火取暖设备,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有装饰作用和实用价值,近几年国内装饰也很多安装了壁炉。通常壁炉的安装要根据房子本身构造来定,对于现代的壁炉来讲,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钢结构的壁炉,一般是由工厂批量生产,另一类是砖石壁炉,由手工制作。
目前,现有的砖砌烟囱,因其使用不方便,已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生活的需要。而钢铁壁炉则较为普遍,其安装方便,安装者只要将这种壁炉直接排放到房间中预留好的位置就可以了,并且这种壁炉一般不会因为其外表过热而引起附近物体燃烧。烟囱是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一个通道,其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烟囱是最古老、最重要的防污染装置之一。
现有的金属烟囱,为了便于安装和布置管道走向,都是采用分段式相互串连起来使用,从功能可分为:不保温式烟囱和全保温式烟囱两种。不保温式烟囱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热量损失大,烟气输送时外胆的壁温很高。而全保温式烟囱虽然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失,但经保温材料传递后,其外胆温度依然较高。在烟囱布局时需要将管道从室内一直延伸到室外,有时需要穿过如阁楼等地方,当人员来回走动时,若不在外胆周边增加防护装置则极有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囱用护罩,该护罩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并能有效防止人员与烟囱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囱用护罩,包括底板,垂直固定于底板且围成一方形区域的外围板,铺设在外围板内部方形区域的第一保温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方形区域并与底板相垂直的内围板,该内围板围成一“口”字形,并且内围板的各边与外围板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之间填充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中心还开设有贯通底板且与烟囱管径相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的,外围板分别通过两个对向设置的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固定于底板上。上述第一撑条呈“7”字形,其从外围板的一个拐角延伸至另一个相邻的拐角。第二撑条呈“7”字形,其一端固定在外围板一边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的,外围板和内围板同心布置。底板上还设有一组安装孔。
更进一步的,内围板通过U形件与外围板相连接。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U形件镶嵌在外围板与内围板之间,并通过抽芯铆钉与外围板、内围板相固定。当然,U形件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一种具体方式,还可将U形件安装在外围板与内围板的外部两侧亦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同心布置的外围板和内围板,并在外围板内部方形区域、与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设置保温层,一方面进一步防止热量的散失,另一方面避免人员与烟囱直接接触而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牢固,安装方便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中省略了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5,一种烟囱用护罩100,包括底板3,垂直固定于底板3且围成一方形区域101的外围板1,铺设在外围板1内部方形区域101的第一保温层9,以及设置在所述方形区域101并与底板3相垂直的内围板2。
外围板1分别通过两个对向设置的第一撑条7和第二撑条4固定于底板3上。
其中,第一撑条7呈“7”字形,其从外围板1的一个拐角10延伸至另一个相邻的拐角11,并通过抽芯铆钉8与外围板连接。第二撑条4呈“7”字形,其一端固定在外围板1一边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底板3上。
内围板2围成一“口”字形且与外围板1同心布置,并且内围板2的各边与外围板1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之间填充有第二保温层6。上述第一保温层9和第二保温层6均由硅酸铝材料制成。
在第一保温层9的中心还开设有贯通底板且与烟囱管径相适配的通孔102。
内围板2通过U形件5与外围板1相连接。具体的,U形件5镶嵌在外围板1与内围板2之间,并通过抽芯铆钉8与外围板、内围板相固定。
底板3上还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03。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戴斯维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戴斯维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9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