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透气的汽车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8615.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淮汇通库尔特(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79 | 分类号: | B60N2/879;B60N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41 | 代理人: | 陆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透气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透气的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由于这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业内目前通常的翻译都叫做"汽车内饰"。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装饰作用,他们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是非常丰富的。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
汽车头枕是汽车内饰的一部分,目前的汽车头枕虽然在其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但由于头枕表面的空气对流不通畅,导致其透气性不好,使用不够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透气的汽车头枕,解决了目前的汽车头枕虽然在其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但由于头枕表面的空气对流不通畅,导致其透气性不好,使用不够舒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透气的汽车头枕,包括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金属插杆,所述金属骨架的外部包覆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的表面包覆有PVC皮套,所述金属插杆的底端穿过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并延伸到PVC皮套的下方,所述PVC皮套的正面等距离开设有透气孔,PVC皮套的底面安装有换气机构。
所述换气机构包括顶端为封闭结构的导管,所述导管顶端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导管的外侧一体成型有两个限位环,导管内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隔板,隔板的外侧等距离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隔板的中部插接有插杆,并且排气孔位于插杆的外侧,所述插杆位于隔板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并且所述限位块与隔板上表面之间的插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插杆位于隔板下方的一端热塑成型有封盖,并且所述导管底端的内侧开设有与封盖直径相等的沉槽,所述导管的顶端穿过PVC皮套的底面并延伸到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的内部,并且导管上的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PVC皮套的内侧和外侧。
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相邻两个换气机构的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换气机构均位于两个插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上表面粘接有橡胶密封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方便透气的汽车头枕,在PVC皮套的底部设置换气机构,在使用时驾驶员或乘客的头部靠在PVC皮套的正面,在压力作用下,PVC皮套的正面向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的内部凹陷,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被压缩,PVC皮套内腔的空气在压强作用下流向进气孔和排气孔后将封盖推开,达到排气的目的,在驾驶员或乘客的头部在车辆晃动或自身调整坐姿的作用下晃动时,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自动复原,此时PVC皮套内气体压强变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封盖和橡胶密封垫堵在沉槽内部,导管的底端处于封闭状态,PVC皮套外部的气体由透气孔进入到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内,进而带动PVC皮套正面的空气流通,对流透气效果较佳,使用时也可在PVC皮套的表面套设带有气孔的枕垫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气机构示意图。
图中:1PVC皮套、2聚氨酯泡沫塑料块、3换气机构、4金属插杆、5透气孔、6金属骨架、7进气孔、8复位弹簧、9限位环、10排气孔、11导管、 12封盖、13橡胶密封垫、14沉槽、15插杆、16隔板、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淮汇通库尔特(合肥)有限公司,未经江淮汇通库尔特(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8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在护面上的头枕导套罩盖
- 下一篇:新型汽车座椅骨架腿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