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层板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8060.X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吕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晋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分类号: | B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板压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层板压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轴承,且转盘轴承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均开有方槽,且两个方槽中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方槽远离卡块一侧均卡接有一号丝杆,且两个一号丝杆分别与两个卡块形成间隙连接,所述底座底端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底座顶端四个角位置均焊接有竖直放置的立柱,且四个立柱的顶端均焊接有金属滑杆,所述固定座上方设有水平放置的二号滑轨架,且二号滑轨架的两侧均设有一号滑轨架。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开槽机在横向和纵向可移动,方便调节,丰富装置功能,简化操作流程,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层板压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层板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实木的原始性能,分别通过宽窄不一的单层实木拼板成形,将实木抽湿烘干控制在8度以下,顺木纹方向在面板反面拉5mm宽*15mm深防伸缩槽,再将L形角铁嵌入木板,与顺木纹方相形成旋转90度直角,通过螺钉将L形角铁与木板固定,这样可防止单层板变形,现有的生产加工过程多采用人工操作,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现提出一种单层板压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层板压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层板压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轴承,且转盘轴承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均开有方槽,且两个方槽中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方槽远离卡块一侧均卡接有一号丝杆,且两个一号丝杆分别与两个卡块形成间隙连接,所述所述底座底端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底座顶端四个角位置均焊接有竖直放置的立柱,且四个立柱的顶端均焊接有金属滑杆,所述固定座上方设有水平放置的二号滑轨架,且二号滑轨架的两侧均设有一号滑轨架,两个所述一号滑轨架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滑动头,四个所述滑动头顶端外壁均开有安装孔,且四个金属滑杆分别插接在四个安装孔中,四个所述金属滑杆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金属顶板,且金属顶板顶端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油缸,所述液压伸缩油缸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压板,所述二号滑轨架上设有金属滑块,且金属滑块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开槽装置,所述开槽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开槽机,所述安装板顶端外壁开有四个限位孔,且四个限位孔中均插接有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端卡接有竖直放置的二号丝杆,且二号丝杆与安装板形成间隙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与固定座底端外壁固定,且电机和液压伸缩油缸均连有开关,开关连有控制器,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
优选的,所述二号滑轨架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标尺,且金属滑块靠近标尺一侧外壁刻有箭头线。
优选的,两个所述一号丝杆远离固定座一侧均卡接有调节栓,且两个一号丝杆外壁均涂有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开槽机输出轴通过螺栓固定有锯片,且限位板底端外壁开有与锯片规格相适配的槽口。
优选的,所述卡块侧壁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外壁开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顶端放置有单层板,且单层板开有两条与木纹方向垂直的卡槽,两个卡槽内均卡接有角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安装的一号滑轨架和二号滑轨架,可以实现开槽机在横向和纵向可移动,方便调节,适合不同位置开槽作业。
2.通过安装的固定座,可以实现快速固定单层板,取放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安装的标尺,使得调节更加精准,提高操作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晋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晋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8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