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6669.3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倪鑫鑫;吕正勇;魏丽;任贝;朱湖地;苗竹;李淑彩;徐怒潮;申坤;张岩;何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10009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地下水 药泵 水泵 依次连接 沉淀池 集水池 截流井 混凝沉淀技术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二次污染 水流方向 微电解罐 有机结合 出药口 储药罐 配药罐 微电解 水力 截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装置,其包括设置在Cr(Ⅵ)污染地下水下游的多个截流井,沿水流方向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集水池、第一水泵、微电解罐、第二水泵、沉淀池、第三水泵和过滤器,每一截流井均与集水池连接;还包括沿药剂流向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配药罐、第一药泵、储药罐和第二药泵,第二药泵的出药口与沉淀池连接。该处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装置通过将水力截流和微电解混凝沉淀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快速高效地对Cr(Ⅵ)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且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铬污染场地中常见的Cr(Ⅵ),也即六价铬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毒性,易溶于酸和水,一旦进入环境将对人体健康及周围环境造成持续危害。鉴于Cr(Ⅵ) 的高毒性、高迁移性等特征,在对Cr(Ⅵ)污染场地开展修复治理的同时,还要及时对污染场地地下水开展修复处理。
目前常用的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为水力截流的方式,水力截流是根据污染场地特征,在污染地下水流向下游布设一排抽水井,通过水泵和抽水井将污染地下水抽取上来,从而抑制污染地下水流向下游,防止造成下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一种方法。
此外,现在国内外还有一些关于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填充在含Cr(Ⅵ)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的1.2 V电位差对Cr(Ⅵ)进行还原处理。其化学反应式为:
阳极:Fe–2e-=Fe2+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CrO42-+3Fe2++8H+→Cr3++3Fe3++4H2O
阴极:2H++2e-→H2
Cr2O72-+6e-+14H+→2Cr3++7H2O
CrO42-+3e-+8H+→Cr3++4H2O
在铁碳微电解还原Cr(Ⅵ)的反应中消耗H+,产生OH-,由Cr(Ⅵ)还原产生的Cr(Ⅲ)与水中的OH-反应生成Cr(OH)3沉淀,微电解产生的Fe2+、Fe3+还可以和铬络合产生铁铬络合物,水中生成的Fe(OH)3具有凝聚作用,可以和Cr(OH)3、铁铬络合物形成絮凝体,从而去除水中铬污染。
但无论是直接采用水力截流的方法还是铁碳微电解处理的方法均不能有效处理污染地下水。其中,单一采用水力截流的方法不能有效去除污染地下水中的Cr(Ⅵ)污染,单一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虽然可以去除Cr(Ⅵ)污染,但是却缺少必要的装置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收集。因此,研发一种将水力截流技术和铁碳微电解技术有机结合的装置对收集Cr(Ⅵ)污染地下水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6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水器
- 下一篇:一种全折流连续排渣电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