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取式反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66496.5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6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孙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懿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取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取式反应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管身和位于管身一端的管盖,所述管身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管盖包括若干个具有弹性的卡片,所述卡片一部分位于开口的内侧壁上,另一部分位于开口上部;所述卡片的内侧壁中部具有外凸的鼓出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一体成型具有管身和管盖的管体,设有具有鼓出部的卡片用于固定,其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的自取式反应管挤压产生粉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壳排列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取式反应管。
背景技术
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上的自取式反应管(反应杯),反应管(反应管)由通过管体和管盖合并成一个产品,检测时机器自动取用;检测完成后,再由机器自动取出。其主要缺陷在于:1)两个产品组装成一个产品,生产时因挤压产生少量粉尘,在使用时,存在检验结果不精确等隐患。2)两个产品生产成本高,需用两套模具配套两台机器生产,后续组装需要较多人力和设备,资源浪费严重。3)生产效率低,两个产品生产+产品组装到一起,周期明显延长,且无法通过改善提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取式反应管,解决了现有的自取式反应管挤压产生粉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取式反应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管身和位于管身一端的管盖,所述管身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管盖包括若干个具有弹性的卡片,所述卡片一部分位于开口的内侧壁上,另一部分位于开口上部;所述卡片的内侧壁中部具有外凸的鼓出部。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一体成型具有管身和管盖的管体,设有具有鼓出部的卡片用于固定,其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的自取式反应管挤压产生粉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可选的,所述卡片均匀地设置在开口的边缘上;任意两个所述的卡片相互分离,形成若干个脱模口。任意两个所述的卡片相互分离形成脱模口,利于产品脱模;脱模时开口释放外张力,保证与检测设备配合处尺寸不变。
可选的,所述卡片顶部周边具有外凸的凸缘。
可选的,所述凸缘下方具有与卡片外侧壁相连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小于凸缘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凸缘下方具有与卡片外侧壁相连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或第二加强筋与卡片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凸缘下方具有与卡片外侧壁相连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为圆环状,包套并固定在若干个凸缘的外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鼓出部与卡片内侧壁之间通过平滑的斜面相连。在脱模方向上增加导向的斜面,使脱模力变小,利于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一体成型具有管身和管盖的管体,设有具有鼓出部的卡片用于固定,其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的自取式反应管挤压产生粉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自取式反应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自取式反应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自取式反应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自取式反应管的管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自取式反应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懿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懿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6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