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4513.1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靳明;王辉;武金山;王鹏飞;范钊;茹文杰;褚洪义;刘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00 | 分类号: | B01J4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43 | 代理人: | 高丽华 |
地址: | 47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输送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离子树脂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输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在脱离子处理时,需要将树脂装填进相应的脱离子装置中,由于装置较高,现有的树脂装填通常采取人工将树脂运输吊装至高处,由人工进行装填,而树脂通用包装规格为25L/袋,每次装填量为2800--8000袋,全部由人工装填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吊装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整个装填工程耗时耗力巨大,装填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当前树脂在脱离子处理时,树脂输送装填工程耗时耗力、装填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树脂输送混合装置,该装置通过机械装置对树脂进行添加,利用水流来运输树脂,减少人工装填的工作量,提高装填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树脂输送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罐、输送泵以及设置于混料罐侧壁的进水管和出料管,所述混料罐通过出料管与输送泵连接,所述进水管末端延伸进混料罐内,混料罐内的进水管与混料罐侧壁之间呈20°~70°夹角,混料罐内壁设置有弧形凸起,相邻两段弧形凸起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杆。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进水管、出料管均设置于混料罐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出料管的直径大于进水管的直径。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混料罐为圆柱形。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混料罐上部设置有固定架,搅拌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搅拌轴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搅拌杆的末端为扁平状。
上述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所述混料罐上端设置有封盖,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树脂输送混合装置,通过机械装置对树脂进行添加,利用水流来运输树脂,不需要将树脂运输往高处和装填,减少人工装填的工作量,可节省人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混料罐,2-输送泵,3-进水管,4-出料管,5-弧形凸起,6-搅拌轴,7-搅拌杆,8-阀门,9-固定架,10-驱动电机,11-封盖,12-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树脂输送混合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混料罐1、输送泵2以及设置于混料罐侧壁的进水管3和出料管4,混料罐1上端设置有封盖11,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口12,树脂从进料口12进入混料罐,除盐水通过进水管3进入混料罐,树脂在混料罐中与除盐水进行混合,混料罐通过出料管4与输送泵2连接,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8,控制流速,输送泵2把携带有树脂的除盐水泵进脱离子装置中进行树脂脱离子;所述进水管3末端延伸进混料罐1内,位于混料罐内的进水管3与混料罐1侧壁之间呈20°~70°夹角,优选的,呈45°夹角,能够利用除盐水的水冲力形成一股旋流,将沉在混料罐1底部的树脂卷起来,随除盐水一起从出料管输送出去,进水管、出料管均设置于混料罐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出料管4的直径大于进水管3的直径,便于将密度较大的树脂随混料罐中除盐水一起流出去;所述混料罐1为圆柱形,混料罐内壁设置有弧形凸起5,相邻两段弧形凸起5的弯曲方向相反,能够使水流形成紊乱的旋流,防止树脂在一处聚集,使树脂更快速的流动,增大树脂与除盐水混合的均匀度,便于控制去离子装置中树脂的进料速度,所述混料罐1内设置有搅拌轴6,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杆7,搅拌杆7的末端为扁平状,混料罐上部设置有固定架9,搅拌轴6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9上,搅拌轴6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0,搅拌杆7转动有助于掀起紊乱的旋流,使树脂与除盐水混合均匀,使树脂更快速的输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4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热油作用反应催化再活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中化学实验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