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4000.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0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许睿;许学忠;万佳;吴国荣;万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睿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24 陕西省西安市灞***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鸣声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声学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通常用语言进行交流,昆虫间也有特定的交流方式,如鸣声就是昆虫间传递信息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昆虫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纽带,在种内个体间召唤、求偶、攻击和报警等方而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不同种类的鸣叫习性、鸣声特征及发声器的结构差异显著,同种昆虫的鸣声随性别、个体龄期及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现有昆虫纲34目中有16个目的昆虫能发声,其发声方式有摩擦发声、膜振动发声和气流振动发声等几种方式。较大型昆虫可通过空气媒介将鸣声传至远方,较小型昆虫生活于植物占主导的复杂环境中,其低强度的鸣声一般经由植物基质进行鸣声传播,比如叶蝉通过足或口针传至停栖植物,进而将鸣声信号传递给栖停在同一植株或互相接触的不同植株上的同类。
对于小型昆虫低强度鸣声信号的采集,目前多采用传声器或录音机等设备采集记录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信号,如:《一种用于叶蝉鸣声信号的采集与分类方法研究》(易盟等,2008,一种用于叶蝉鸣声信号的采集与分类方法研究,计算机与数字工程,38(6)),或《通过与植株接触的拾振器采集振动信号》(张志涛等,1991,昆虫振动信号监听、记录和重放技术,昆虫知识28(3)),这类鸣声采集方法因为加大了昆虫停栖叶片的负载,所以不可避免地引起所采集的信号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传感器与植株叶面直接接触引起的测量信号失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固定有电控二自由度位移平台,电控二自由度位移平台上放置有观察箱,检测台上还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夹具,夹具固定夹持激光微位移传感器,激光微位移传感器位于观察箱上方,电控二自由度位移平台通过线缆连接有二自由度位移平台控制器,激光微位移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有激光微位移传感器控制器,激光微位移传感器控制器还依次连接有信号采集记录仪和终端处理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特点还在于,
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动导轨滑台机构,夹具安装在电动导轨滑台机构上,电动导轨滑台机构通过线缆连接二自由度位移平台控制器。
观察箱为圆筒形箱体,观察箱包括上盖、筒体和底板,筒体的上半部分筒壁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筒体上半部分内筒壁上内衬消音粘布,消音粘布上内侧再嵌套紫铜网。
底板设置为矩形铝板,底板上设置有以底板中心为圆心的圆环型槽,筒体嵌入圆环型槽内。
观察箱圆筒体上盖光学玻璃,光学玻璃透光率不小于90%。
紫铜网为120目致密紫铜丝网。
筒体为透明亚克力筒体。
激光微位移传感器发的激光束射入光学玻璃入射角在±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运用激光微位移传感器非接触测量植株叶片振动信号,进而还原小型昆虫鸣声信号,克服了目前采集方法引起的鸣声信号失真,将为揭示昆虫种群的近缘物种鉴定,以及虫害的诱集捕杀提供宝贵的昆虫普通鸣声、求偶声、交配声、竞争鸣叫、召集声等鸣声信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避免了测量传感器与叶面直接接触引起的测量信号失真,为小型昆虫鸣声特性和种群将通讯方式研究提供了高保真声音信号。同时,还可通过控制实验室的光照强度,通过镜面反射阳光模拟日间试验环境,通过微光照射模拟傍晚环境,实现全天候试验测试,提高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鸣声测量装置的观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昆虫鸣声测量方法的测振标示点的示意图。
图中,1.激光微位移传感器,2.支架,3.电动导轨滑台机构,4.夹具,5. 观察箱,6.光学玻璃,7.昆虫栖居植物,8.电控二自由度位移平台,9.二自由度位移平台控制器,10.激光微位移传感器控制器,11.信号采集记录仪,12. 终端计算机,13.检测台;
51.消音粘布,52.紫铜网,53.筒体,54.底板;
531.通风孔;
541.圆环型槽;
71.叶面测振标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睿,未经许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4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