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63945.0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杰;陆晓哲;陈博;李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1/39 | 分类号: | F21S41/39;F21V17/10;F21W107/10;F21W10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截止 模糊 偏移 结构 | ||
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包括底座、卡簧以及反射装置,所述底座包括一块支撑面板以及两个结构相同的卡口,卡口设置在支撑面板的一侧,所述卡簧设于两个卡扣之间;所述卡簧为L型结构,包括一块直侧板与一块横侧板,所述直侧板与支撑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侧板与反射装置相接触,反射装置搁置在横侧板上,且其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条件下,利用卡簧的缓冲和向上预紧力改善近光截止线的机械性能指标,使得灯光的明暗截止线更加清晰,光形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灯具造型的日趋复杂,近光功能的结构也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还需要集成其他功能或和其他功能共用一个反射腔,这样就导致近光小总成重量直线上升,从而就对近光截止线的一项法规考核(截止线模糊和偏移)产生了影响。虽然也有应对之策,比如增加小总成刚度,通过换材料来实现,或是通过更换更可靠的调光机构等等来满足此项要求,但无一不是要增加成本来牺牲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包括底座、卡簧以及反射装置,所述底座包括一块支撑面板以及两个结构相同的卡口,卡口设置在支撑面板的一侧,所述卡簧设于两个卡口之间;所述卡簧为L型结构,包括一块直侧板与一块横侧板,所述直侧板与支撑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侧板与反射装置相接触,反射装置搁置在横侧板上,且其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侧板为S型面板,且具有上下浮动的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与横侧板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卡口为U型结构,且对称设置在同一个侧的支撑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灯体或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为反射镜或小总成,小总成可包括反射镜、光源、电子元件、散热器等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所需组装的材料少、体积小,无需占用大量面积,节约了成本,方便安装,且能有效保证近光截至线的机械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利用卡簧的缓冲和向上预紧力改善近光截止线,卡簧起到托付反射装置的作用,从而减少行车时近光光型在路面上的抖动效果,使得灯光的明暗截止线更加清晰,光形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防止近光截止线模糊和偏移的结构,包括底座1、卡簧2以及反射装置3,所述底座1包括一块支撑面板11以及两个结构相同的卡口12,卡口12设置在支撑面板11的一侧,所述卡簧2设于两个卡口12之间;所述卡簧2为L型结构,包括一块直侧板21与一块横侧板22,所述直侧板21与支撑面板1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横侧板22与反射装置3相接触,反射装置搁置3在横侧板22上,且其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侧板22为S型面板,且具有上下浮动的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3与横侧板22为活动连接。
所述两个卡口12为U型结构,且对称设置在同一个侧的支撑面板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3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