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园林种植用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63932.3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章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龙潭园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3B3/02 |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方南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箱 布水管 弧形板 雨水 横梁 本实用新型 弧形流槽 弧形支架 园林种植 集水箱 大棚 立柱 玻璃板 对称固定 管道连接 雨水收集 高透光 冷凝管 上封板 底端 棚顶 水泵 喷洒 垂直 农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园林种植用大棚,包括若干跟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之间固定有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的顶端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底端固定有弧形流槽,两侧所述弧形流槽的垂直正下方分别设有集水箱,两根所述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所述集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所述弧形板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淤泥箱,所述淤泥箱的两侧设有冷凝管,且所述淤泥箱的上封板为高透光玻璃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雨水收集,并通过布水管对棚内植物进行喷洒作用,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与使用,从而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通过在棚顶安装有淤泥箱,从而可进一步加强对雨水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园林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园林种植用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
在现有的园林种植大棚中,结构设计比较单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产设施,自然降雨不能被利用,对大棚内植物的灌溉就显得比较麻烦,需要完全依靠人工灌溉措施来保证。如采用农户将水运输至大棚内的方法,会导致农户工作量较大;如在大棚内铺设自来水管道,其成本较高,给农户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园林种植用大棚,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在现有的大棚中,不能够有效利用雨水,需要人工灌溉而引起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的方案为: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园林种植用大棚,包括若干跟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根横梁,两根所述横梁之间固定有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 的顶端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底端固定有弧形流槽,两侧所述弧形流槽的垂直正下方分别设有集水箱,两根所述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所述集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所述弧形板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淤泥箱,所述淤泥箱的两侧设有冷凝管,且所述淤泥箱的上封板为高透光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所述弧形板设有一块,且所述弧形支架上包裹有塑料薄膜。
优选的,两根所述横梁相互对称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杆,固定在同一所述横梁上的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有输水管,多根所述布水管固定在两根对称安装的所述输水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布水管在两根所述输水管之间,均匀分布有五根,且每根所述布水管的底端上设有多个喷嘴。
优选的,所述水泵设有一个,且所述水泵的一端出口通过塑胶软管与一个集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出口通过塑胶软管与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进液口连接。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集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封板的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设有多个雨水流进孔。
优选的,所述淤泥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四根出液管,所述冷凝管通过四根所述出液管固定在所述淤泥箱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下雨天的时候,雨水滴落到棚顶上的弧形板时,会顺着弧形板滑落到两侧的流槽内,流入到两侧流槽内的雨水会滑落到下方的集 水箱内储存,当需要对棚内植物进行浇灌时,可通过水泵将水打到布水管内,在通过喷嘴进行喷洒,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进一步的,该结构的成本头投入低,有效减小农户的经济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龙潭园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龙潭园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3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