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3575.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余美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3/04;F01N1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62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水冷通道 水冷套管 水冷排气歧管 冷却水 螺旋形 本实用新型 冷却效果 进水口 排水口 流动方向相反 隔板 排气管管壁 进气结构 均匀开设 两端焊接 排气结构 温度过高 吸收气体 最大化 管壁 连通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排气歧管,用于解决现有水冷排气歧管温度过高的问题。包括排气管、套设在排气管上的水冷套管,水冷套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气管的两端焊接,水冷套管管壁与排气管管壁之间固定有隔板,形成螺旋形的水冷通道;水冷套管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另一端开设有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与水冷通道连通;排气管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气结构、一个排气结构,气体在排气管中流动的方向与水流在水冷通道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冷通道设置为螺旋形的,加冷却水与气体的接触时间,充分利用冷却水吸收气体的热量,提升冷却效果;同时螺旋形的水冷通道,将排气管完全包裹,最大化冷却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发动机的水冷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废气排放是靠活塞通过挤压,将燃烧后的废气通过废气门排出的。因发动机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得排出的废气也具有高温高压的特性。高温是发动机做功时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而高压是因为高温造成的气体膨胀产生的。废气排放温度很高,经测量排放时因废气高温的影响,排气歧管温度可达到650°以上,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寿命。排出的高温废气会使排气管表面温度升高,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止热辐射损害发动机其他零部件及高温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经研究发现,采用水冷排气管可有效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止热辐射损害发动机其他零部件及高温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但是现有的水冷排气歧管的冷却效果不好,并且排气歧管与与发动机连接都是通过螺栓连接,当排气歧管温度过高时,螺栓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容易造成连接处的松动,出现漏气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水冷排气歧管,冷却效果好,且可对安装用的螺栓进行冷却,保证水冷排气歧管与发动机连接的密闭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冷排气歧管,包括排气管、套设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水冷套管,所述水冷套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的两端焊接,所述水冷套管管壁与所述排气管管壁之间固定有隔板,形成螺旋形的水冷通道;所述水冷套管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另一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与所述水冷通道连通;所述排气管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气结构、一个排气结构,气体在排气管中流动的方向与水流在水冷通道的流动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冷却水的的流向与气体的流向刚好相反,可以增加冷却水与气体的接触时间,提高冷却效果;将水冷通道设置为螺旋形的,能更进一步增加冷却水与气体的接触时间,充分利用冷却水吸收气体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同时螺旋形的水冷通道,将排气管完全包裹,最大化冷却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气结构或者所述排气结构均包括开设在所述排气管侧壁上的气孔、一端与所述气孔焊接的连接管、固定在水冷套管外壁上的法兰盘、安装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穿过所述水冷套管与所述法兰盘焊接,所述安装孔包括开设在水冷套管管壁的两个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法兰盘上的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处于同一直线上,螺栓通过穿过两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实现安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气结构或者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焊接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支耳,所述安装孔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支耳上的第三通孔,螺栓通过穿过两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实现安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冷套管与所述排气管同轴。
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冷套管为方管或者圆管。
在将排气管与发动机排气口对接时,其固定螺栓是至于水冷套管中,可以被冷却水冷却的,从而避免了因螺栓温度升高而造成水冷排气歧管与发动机连接的密闭性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3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管的尾喉
- 下一篇:排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