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立柱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3121.3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浩;钟继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撑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立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消耗,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其中,太阳能发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发电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板需要放置在光伏跟踪支架上,跟踪支架的立柱一般采用型材,但是型材通常会存在一些尺寸误差,或者由于立柱现场排布而导致误差。由于立柱支撑座是一体化的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520708764.6,名称为渔光互补光伏组件支架,通过U型的立柱支撑座实现横梁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在实际安装时常常因为上面提到的立柱尺寸误差和现场排布误差导致此类立柱支撑座无法精确的套设在立柱的上端,导致立柱与横梁之间安装困难。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光伏立柱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立柱的连接结构,能够避免由于立柱尺寸误差和现场排布的误差而导致的安装困难,以及解决适应一定坡度的主梁倾斜角度等现场安装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的两侧各设有立柱定位孔;设置于立柱顶部的两侧的一对立柱支撑座,所述立柱支撑座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立柱的立柱定位孔连接,且所述立柱支撑座的上部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立柱定位孔的贯通方向与第一连接孔的贯通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开有轴承座定位孔,所述轴承座定位孔与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轴承座定位孔和/或第一连接孔为长圆孔,其中,轴承座定位孔和/或第一连接孔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轴承座上连接的横梁的延伸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立柱支撑座设计为分体式,并将一对立柱支撑座分别设置于立柱顶部的两侧,当立柱尺寸较大时,直接缩小一对立柱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将立柱支撑座紧贴立柱侧面连接,解决了由于立柱与立柱支撑座之间存在空隙而导致的连接件松弛的问题,当立柱尺寸较大时,直接增加一对立柱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将立柱支撑座紧贴立柱侧面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立柱尺寸太大而无法安装一体式立柱支撑座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轴承座定位孔和/或第一连接孔设置为长圆孔,能够实现在调整一对立柱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后,方便的将轴承座与立柱支撑座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立柱支撑座为L型钢,所述立柱支撑座的第一边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边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立柱支撑座通过第一连接孔和轴承座定位孔与轴承座连接,所述立柱支撑座通过第二连接孔和立柱定位孔与立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贯通方向与立柱定位孔的贯通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90°;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立柱顶部的两侧各设有一排所述立柱定位孔,所述立柱同侧的一排的立柱定位孔位于同一高度,且每排立柱定位孔包括至少两个立柱定位孔;所述立柱定位孔与第二连接孔均为圆孔,每个所述立柱定位孔对应一个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立柱定位孔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不同。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立柱定位孔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在轴承座上的横梁需要校正角度时,可以稍微偏转立柱支撑座的角度,让立柱定位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错开,进而实现立柱支撑座的角度微调。
优选地,所述立柱定位孔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之差为1mm-2mm。
上述结构中,当孔径之差小于1mm时,可实现微调的角度太小,当孔径之差大于2mm时,可能会由于孔径太大而导致连接件拧不紧的情况,进而影响立柱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长圆孔,立柱定位孔为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平行。
上述结构中,光伏立柱有时会设置在不等高的地面上,此时,立柱的上端面就出现不等高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长圆孔与圆孔的配合,实现对于光伏立柱上的立柱支撑座进行高度上的微调,进而起到调整轴承座上的横梁的高度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短边直径大于所述圆孔的直径1mm-2mm。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第二连接孔的短边直径设置得较圆孔大,能够留有一些空间调整立柱支撑座的角度,在高度微调的同时实现角度的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3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卷轴式太阳能充电器的支架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