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2682.1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1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李浒;李伯胜;李伯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联信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陈兴强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粉末 含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包括:加热反应炉,所述加热反应炉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上连接有一氧气输送管道,所述氧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一质量流量计;溶液反应池,所述溶液反应池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时间继电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控制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且分析结果检测误差在万分之二左右,检测精度在正负百分之0.02左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含量检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需要借助检测仪器和人工计算才能得到;现有的检测仪器在检测时升温速度慢,且过程中需要手动控制阀门1、2之间的切换,每次测试时间无法保证一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时间无法保持一致,导致分析结果波动且经常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的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时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工控制而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包括:
加热反应炉,所述加热反应炉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其中,
所述第一进气口上连接有一氧气输送管道,所述氧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一质量流量计;
所述第一排气口上连接有第一排气管道,所述加热反应炉通过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与溶液反应池相连通;
溶液反应池,所述溶液反应池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其中,
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时间继电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排气口上设置有一气体循环管道,所述气体循环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通,所述气体循环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且所述气体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时间继电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抽气泵,所述第一抽气泵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气体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抽气泵,所述第二抽气泵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口在所述溶液反应池的内部与一气体反应管连接,所述气体反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气体反应管的第二端设置在反应溶液的液面下。
其中,所述溶液反应池上设置有一反应溶液进口和一反应溶液出口。
其中,所述第三排气口处连接有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抽气泵和气体流量计。
其中,所述第三抽气泵,所述气体流量计,所述质量流量计,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和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排气口处和所述第三排气口处均设置有粉末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控制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时间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时间,并通过控制器的预先设定,使分析结果检测误差在万分之二左右,检测精度在正负百分之0.02左右,大大的提高了碳化钨粉末的碳含量检测精度,同时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投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信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联信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2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变径长轴类零件上下台阶角加热感应器
- 下一篇:一种楼宇安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