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1984.7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思翔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31/00;F21V23/00;F21V29/70;F21V33/00;H05B37/02;H05B33/0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装置 发光模块 智能 无线充电模块 防水盖体 光线透射 防水壳 充电器 密封防水效果 电路板 轻金属材质 远程控制器 电池储存 电感耦合 发光模式 防水壳体 散热效果 透光材质 照明灯 个人化 透光 传导 搭配 遥控 电池 集合 体能 体内 覆盖 运作 | ||
本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发光装置,该智能发光装置是将电路板、发光模块、电池、及无线充电模块集合设置在防水壳体内,再由防水盖体覆盖防水壳体而达密封防水效果;该防水壳体能透光,故能让发光模块的光线透射出去;而该防水盖体为透光材质时也能让光线透射出去,若为轻金属材质,则能将发光模块在运作中产生的热向外传导而达散热效果;该无线充电模块与充电器以电感耦合产生电能后再由电池储存。该智能发光装置能搭配远程控制器实施,以使该智能发光装置被遥控而改变发光模式,且该发光模块能以照明灯独立实施,也能结合个人化商品共同实施,进而达到多用途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发光装置结构,尤指一种能单独实施或与其它物品结合实施、并能防水、改良散热、更换发光源、并能以无线遥控操作发光模式的多用途智能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LED的照明大多应用在居家、户外、商务及公共设施的照明领域,当然,也能应用在个人化商品方面,例如发光鞋、发光帽、发光衣、发光背包、发光背带等,其都是以结合LED的发光装置来达到装饰、警示、美化、宣传等目的,然而,LED及/或发光装置都是固定在商品上,不能随易拆卸或移置,因此仅能作单用途及单发光显示,不能更换或移置到其它商品上作双重或多重的使用,换言之,没有多元性使用的功能。
一般的发光装置,其LED不论使用单个或多个,都是集中在主壳体的某一个部位,因此发光时局限在一方,不会环列发光或全方位发光,因此发光受到限制,倘要环列或全方位发光就必须将各个LED与发光装置之间以灯条连接,例如:发光鞋,在鞋跟部位设置发光装置的电路本体,将各个LED分布在鞋底的周边,每个LED与电路本体之间以灯条连接,这样不但制造廉价、灯条不耐弯曲、容易损坏,该电路本体及LED还被固定在鞋底内,不得拆卸,一旦短路不发光,电路本体及LED就无法更换,使得该发光鞋成为一次性使用的鞋子;其次,发光的变化模式被限制,无法多样化,更无法以无线遥控方式来改变发光模式,所以发光模式单调且贫乏;其次,发光装置本身并没有LED,所以不能独立发光,而且也不能防水,故无法成为一个独立形态且单独使用的小型照明灯使用。
进一步,以个人化商品使用的发光装置,若LED是设置在发光装置的壳体内,则产生的热皆被包封在壳体内,无法有效排出,尤其是LED单元愈多、热量就愈高,因此容易因过热而造成短路。更进一步,个人化商品的发光装置在用电耗尽时,必须借助USB电源线充电,即该商品内必须增设USB电连接头,但USB电连接头不但影响商品外观,还会为了隐藏而妨碍使用者的穿戴及使用。
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个人化商品的发光装置能多用途使用、并能替换光源多样化、防止过热短路、且能无线充电、更能以无线遥控改变发光模式的设计,便成为本新型欲改进的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新型的目的,本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智能发光装置100,其包括:一防水壳体1、一防水盖体2、一电路板3、至少一发光模块4、一电池5、以及一无线充电模块6;所述防水壳体1,是由壳板11及围绕在壳板11外围的环框12组成,该环框12内部形成容纳空间13,而该容纳空间13的一侧是开口14,另一侧是与环框12一体结合的壳板11,所述环框12具有透光功能、能使光线直接透射而出;所述防水盖体2,对应并设置在所述开口14处,能将该防水壳体1的开口14 覆盖而密封该容纳空间13;所述电路板3,设置在该容纳空间13内,其具有一用于控制该发光模块4发光的处理模块32、一电源开关33、及一可供插接的插座34;所述发光模块4,由一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3内的发光条 41、及一连接该发光条41且能与所述插座34插接的快拆式接头42组成,该发光条41是沿着该防水壳体1的环框12内壁环绕设置,该发光条41发光后,光线朝着该环框12外透射而出;所述电池5,设置在该容纳空间13 内,位于该电路板3的底侧面,并与该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6,设置在该容纳空间13内,位于该电池5的底侧面,并与该电路板3 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思翔,未经陈思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1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