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61698.0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华;徐慧;刘梅;李光明;范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化工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板 换热管 蒸发管 蒸发器 管板 本实用新型 曝气装置 箱体内部 下挡 下端 孔洞 蒸发器换热管 低品位蒸汽 蒸发器物料 热效率 多效串联 封头结构 内部设置 人工成本 上下两端 生产装置 箱体上部 运行周期 蒸发效率 上端 湍流 二效 换热 流体 上挡 温差 蒸汽 蒸发 垂直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器,包括箱体以及由箱体上部垂直插入的蒸发管;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蒸发管最下端穿过过滤板;所述蒸发管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管板和下挡管板,所述下挡管板位于过滤板下端;所述箱体上端开有孔洞的封头结构。本实用新型蒸发器换热管换热效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或下降不明显。换热管内流体以湍流为主,增加换热效能。增加了生产装置中低品位蒸汽的利用。蒸发器物料分离温差较小时,也有效果。采用二效或多效串联后,增加蒸汽的利用率。蒸发器运行周期延长,减少了人工成本,蒸发效率高,蒸发时间也加快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领域,具体是涉及医药项目、农药项目、精细化工项目中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蒸发器一般都用常见常规蒸发器结构,由于项目中生产设备中部份物料杂质多,粘性高,易堵;再则蒸发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性能下降明显。一般蒸发器存在以下缺点:1.蒸发器换热管换热效率随时间下降明显。2.换热管内流体以层流为多。3.蒸发段停留路径短。4. 蒸发器物料分离温差较小时,效果不明显。5.蒸发器蒸发对低品位蒸汽的消耗量大。6.对生产装置低品位蒸汽利用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装置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维护和运行周期长的蒸发器。可以进行单效蒸发、二次蒸发及多效蒸发,通过串联蒸发器来实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发器,包括箱体以及由箱体上部垂直插入的蒸发管;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蒸发管最下端穿过过滤板,并且与过滤板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蒸发管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管板和下挡管板,所述下挡管板位于过滤板下端。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内部加装扰流片,换热管内的扰流片为螺旋形时,其螺距为换热管内径的3—4倍,翅片宽度为换热管内径的0.08—0.2倍。实际制作时,扰流片总长度不宜超过换热管管长,推荐其长度为换热管管长的一半。换热管内的扰流片由钢质材料或塑性材料制作,其厚度需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推荐厚度1mm,但不限于此。换热管内的扰流片通过蒸发产生的气流和物料流动能来驱动。无需蒸发器外部能量。流速缓慢时,自身扰流片也改变了换热管内物料流型。以湍流为主。流速加快时,扰流片旋转也更快,换热管内湍流效果将更加明显。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蜂窝状孔,要求其每平方厘米,有5个以上的蜂窝孔。或者过滤板由丝网制作而成。根据物料的颗粒度大小来要求其目数。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底部设置有孔板,所述孔板设置在换热管与下挡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加装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可以位于过滤板上部,下部或两边均有。
曝气装置采用管式曝气器,通过接口法兰与外部相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利用原有蒸发器进行改造或新建。2、蒸发器换热管换热效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或下降不明显。3、换热管内流体以湍流为主,增加换热效能。 4、增加了生产装置中低品位蒸汽的利用。5、蒸发器物料分离温差较小时,也有效果。6、采用二效或多效串联后,增加蒸汽的利用率。7、蒸发器运行周期延长。8、减少了人工成本,蒸发效率高,蒸发时间也加快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化工设计院,未经安徽省化工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1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电子检测水质净水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