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内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1056.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泉豪;陈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锦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14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6121 | 代理人: | 邱明海 |
地址: | 3308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功能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齿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内齿轮。
背景技术
内齿轮的齿口在内圈上,通常是内啮合齿轮机构中使用的。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动力传输的传动机构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内齿轮,结构较为单一,在转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有缓冲装置,不仅容易造成损坏,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污染,并且外接齿轮与内齿轮直接接触传动,容易产生磨损,从而降低了传动的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内齿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内齿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结构较为单一,在转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有缓冲装置,不仅容易造成损坏,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污染,并且外接齿轮与内齿轮直接接触传动,容易产生磨损,从而降低了传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内齿轮,包括外齿轮盘、内齿轮盘、转动块、导向套筒、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外齿轮盘的内侧设置有内齿圈,且外齿轮盘之间安装有外固定螺栓,所述内齿轮盘位于内齿圈的内侧,且内齿轮盘之间安装有内固定螺栓,所述导向套筒通过套筒固定螺栓与内齿轮盘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导向套筒的内侧设置有输入齿圈,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位于外固定螺栓的外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位于内固定螺栓的外侧,所述转动块位于内齿轮盘的表面,且转动块内侧的转动接头通过定位块与转动杆相互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和固定套筒,且转动杆的末端安装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外齿轮盘上对称设置有4个外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内齿轮盘上对称设置有4个内固定螺栓,且内固定螺栓与外固定螺栓交替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关于内齿轮盘的中心对称安装有2个。
优选的,所述导向套筒为“工”字形设计,且其与内齿轮盘相互吻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定位块卡合连接,且转动杆外侧的第三缓冲弹簧分别与转动接头和限位板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缓冲功能的内齿轮,通过导向套筒将两个内齿轮连接为一体的设计,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也方便从两侧操作,在内齿轮之间由内至外分别安装有对称结构的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缓冲性能,确保在传动过程中不会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产生的噪音,内齿圈内侧的齿轮盘上安装有转动结构的转动块,可辅助外接的齿轮旋转,并且通过转动块内部的缓冲弹簧可外接不同厚度的齿轮,避免外接齿轮与内齿轮直接接触传动,确保不会产生磨损,从而提高了传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齿轮盘,2、内齿圈,3、外固定螺栓,4、内齿轮盘,5、内固定螺栓,6、转动块,7、导向套筒,8、输入齿圈,9、套筒固定螺栓,10、第一缓冲弹簧,11、第二缓冲弹簧,12、转动接头,13、定位块,14、转动杆,15、第三缓冲弹簧,16、限位板,17、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锦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锦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1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