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甘蔗害虫的饲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59372.4 | 申请日: | 2017-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2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尹炯;罗志明;黄应昆;李文凤;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仓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661699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甘蔗 害虫 饲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饲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甘蔗害虫的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作为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和种植周期长,加上长期连作,易积累大量的病源和虫源,而云南蔗区复杂的地形、多样的环境、独特的气候等条件,更有利于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给甘蔗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甘蔗害虫达360余种,其中严重影响甘蔗生长并经常造成灾害的重大害虫主要有甘蔗螟虫、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甘蔗重大害虫(甘蔗螟虫、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治技术方面,而新常态下甘蔗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较少。
甘蔗害虫的饲养是深入开展甘蔗害虫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用于昆虫饲养的装置已有成批生产、定型市售的产品,但由于甘蔗生长期长,生长速度快,植株较高,蔗叶伸展较开,占用空间较多,采用甘蔗饲养甘蔗害虫时,常规使用的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且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甘蔗害虫的饲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观察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甘蔗害虫的饲养装置,其包括长方体框架,在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底面、顶面和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纱网,在四个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纱网侧门,所述纱网侧门通过第一拉链与该侧面上的纱网连接。
其中,在所述纱网侧门上还设置有一个子纱网侧门,所述子纱网侧门与所述纱网侧门位于所在侧面的同一侧,所述子纱网侧门通过第二拉链与所述纱网侧门上的纱网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拉链的上部距离所述第一拉链的上部为5-15cm,所述第二拉链的竖直部距离所述第一拉链的竖直部为5-15cm。
其中,所述第一拉链、所述第二拉链均为双头拉链。
其中,所述第一拉链距离其所在侧面的上边缘、侧边缘和下边缘均为5-15cm。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纱网侧门上的袖筒,所述袖筒设置在所述子纱网侧门的下侧。
其中,所述袖筒与所述纱网侧门的连接处距离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底部为30-40cm。
其中,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X向连接管、Y向连接管、Z向连接管以及分别与所述X向连接管、所述Y向连接管、所述Z向连接管连接的三通接头。
其中,所述Z向连接管包括至少两根由二通接头连接的子连接管形成。
其中,所述长方体框架由不锈钢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饲养装置通过在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纱网侧门,并通过第一拉链将纱网侧门开启,以便于实施甘蔗种植、管理、收砍等作业,在不需要作业时,通过第一拉链将纱网侧门关闭。由于长方体框架的各面均设有纱网,从而使得该饲养装置通风透气、降低湿度、便于观察、防止所饲养试虫逃逸等作用。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观察,可多次重复使用,能够满足快速、大量饲养繁殖甘蔗害虫的需要,并有防止所饲养试虫逃逸的作用,还可以开展生物测定、抗性评价等多项实验。
此外,该饲养装置通过在纱网侧门上设置子纱网侧门,并通过第二拉链将子纱网侧门开启,以便于实施调查、采样、接虫等作业,此外,在实施调查、采样、接虫等作业时只需打开子纱网侧门,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所饲养试虫逃逸的问题。
进一步地,该饲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纱网侧门上的袖筒,以通过袖筒对甘蔗实施浇水、施肥和除草等作业。
进一步地,Z向连接管包括至少两根由二通接头7连接的子连接管形成,以使得长方体框架能够根据甘蔗生长情况进行调节,以便于调整该装置的空间大小,同时还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甘蔗害虫饲养的多功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方体框架;2:纱网;3:子纱网侧门;4:纱网侧门5:袖筒;6:第一拉链;7:第二拉链;8:二通接头;9: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9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后期分离的蚯蚓养殖床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农业蚕养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