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7538.9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宝维;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陈贞健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液体 常压 尾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储运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可燃液体是化工行业常用的原料或生产产品,在厂区内常设有储罐区,用于储存可燃液体。可燃液体目前常用的储存方式为固定顶加氮封、或内浮顶加氮封储存。目前常压储罐的排气元件排放的尾气大多均直接排放至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因常压储罐排放的尾气压力大多为微正压,无法满足后续尾气处理系统所需的压降。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在尾气排放元件和尾气处理系统之间设置增压风机。但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常压储罐排放尾气属于间歇排放,为保证尾气排放后不在管道内积存,风机需处于一直开启状态,以保证尾气能够及时送入到尾气处理装置,造成运行成本增加,增加能耗;在尾气排放元件出口直接增加风机,风机一直运行时,导致尾气排放元件出口管道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增大了尾气排放元件的尾气排放量,造成储罐内可燃液体损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尾气处理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常压储罐、尾气排放元件、风机、尾气处理装置,在所述尾气排放元件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气柜,所述气柜的进气口通过尾气排放管与所述尾气排放元件联通,所述气柜的出气口通过气柜排放管与所述风机联通;
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气柜内尾气压力的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风机的控制端连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气柜压力检测值大于设定压力时,连锁风机启动,将气柜中的尾气增压输送至尾气处理装置。当气柜中的压力检测值小于设定压力时,连锁风机关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气排放元件与风机中间设置气柜,且在气柜上设置压力变送器连锁风机启停的方法,解决了常压储罐尾气处理装置中风机需一直运行的问题。由于风机未直接与尾气排放元件连接,避免了尾气排放元件出口出现真空工况,解决因真空导致尾气排放元件一直排放尾气的问题,减少储罐内可燃液体损耗的现象。
所述常压储罐采用固定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所述常压储罐内设有氮封结构。
所述尾气排放元件采用自力式调节阀或单呼阀;
还包括用于检测常压储罐内压力的排气压力检测机构,所述排气压力检测机构连接所述尾气排放元件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常压储罐内微正压的同时,通过排气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常压储罐内压力,当储罐内压力大于排气压力时,尾气排放元件开启,排放尾气,当储罐内压力低于排气压力时,尾气排放元件关闭。排气压力值一般根据常压储罐内液体在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确定。
所述压力变送器设定的压力值小于所述排气压力检测机构设定的压力值。以便于进一步保证压储罐内微正压。
所述风机通过风机出口管道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采用成熟的先吸附后冷凝方式的处理装置,也可采用吸附焚烧方式的处理装置。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合格的尾气通过合格尾气排放管排放。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气排放元件与风机中间设置气柜,且在气柜上设置压力变送器连锁风机启停的方法,解决了常压储罐尾气处理装置中风机需一直运行的问题和因尾气排放元件出口真空引起的尾气排放元件一直排放尾气的问题,降低了常规系统的能耗和可燃液体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常压储罐1、尾气排放元件2、尾气排放管3、气柜4、气柜排放管5、风机6、风机出口管道7、尾气处理装置8、合格尾气排放管9。
还包括用于检测气柜4内尾气压力的压力变送器10,压力变送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风机6的控制端连锁。
常压储罐1采用固定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常压储罐1内设有氮封结构。
尾气排放元件2采用自力式调节阀或单呼阀。还包括用于检测常压储罐1内压力的排气压力检测机构,排气压力检测机构连接尾气排放元件2的控制端。
尾气处理装置8采用成熟的先吸附后冷凝方式的处理装置,也可采用吸附焚烧方式的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7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与移动终端
- 下一篇:基于电容感应的显示屏手势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