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装置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6508.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汪敏;丁宝维;李小龙;伍伟伟;赵宇;张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08 | 分类号: | F28C3/08;F28F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陈贞健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装置 蒸汽换热器 温度控制系统 主控制器 加热介质出口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循环水管路 加热介质 输水泵 管程 加热介质入口 控制阀连接 外部蒸汽源 蒸汽入口管 节能环保 节省空间 入口管路 控制端 控制阀 换热 加热 冷端 热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一种换热装置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循环水管路、蒸汽换热器、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设有温度主控制器,循环水管路通过输水泵连接蒸汽换热器的管程冷端相连,蒸汽换热器的管程热端与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入口相连,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出口与输水泵的入口管路相连。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入口管口通过第三调节控制阀连接外部蒸汽源,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出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主控制器,温度主控制器连接第三调节控制阀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节省空间、加热方便、流程简捷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换热装置,例如干燥器、热水加热器等,常常需以高温热水(80~90℃)作为热源。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在水箱里用蒸汽以直接接触式给自来水(或循环水)加热,得到的热水(80~90℃)作为换热装置的热源,但这给热水输送泵的选型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水箱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换热装置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循环水管路、蒸汽换热器、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有温度主控制器,所述循环水管路通过输水泵连接所述蒸汽换热器的管程冷端相连,所述蒸汽换热器的管程热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入口相连,所述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出口与所述输水泵的入口管路相连;
所述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入口管口通过第三调节控制阀连接外部蒸汽源,所述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出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主控制器,所述温度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控制阀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通过输水泵将循环水通入蒸汽换热器,第三调节控制阀打开,外部蒸汽源进入蒸汽换热器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在换热装置开始运行之前,换热装置加热介质出口水温低于要求的温度,根据换热装置的温度主控制器的给定值去调节蒸汽的第三调节控制阀,循环水经蒸汽加热以后,变成热水,作为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在换热装置正常运行时,当换热装置出口水温超出要求的温度范围,此时,调小第三调节控制阀的开度,实现换热装置的热水的温度控制调节。本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节省空间、加热方便、流程简捷等优点。
所述输水泵的出口还依次通过第二流量计、第二调节控制阀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入口相连;
所述第二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冷水循环管路副控制器,所述冷水循环管路副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控制阀的控制端;
所述温度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水循环管路副控制器的控制端。当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出口水温超出要求的温度范围,此时,调小第三调节控制阀的开度,并且打开第二调节控制阀,换热装置的温度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换热装置出口冷水循环管路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冷水的第二调节控制阀,实现换热装置精确、及时的温度控制调节。
所述循环水管路依次通过第一流量计、第一调节控制阀连接所述输水泵的进口,所述第一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控制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调节控制阀实现入口水量调节控制。
所述蒸汽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管路上设有疏水器。以便将蒸汽换热器中的冷凝水自动不断的进行排放。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换热装置出口水温分别与蒸汽换热器的加热蒸汽流量和换热装置出口冷水循环管路流量进行DCS连锁,实现换热装置的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节省空间、加热方便、流程简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6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