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卸矿站托轮、曲轨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51589.0 | 申请日: | 2017-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7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汤乐军;潘茂军;张红兵;余红;朱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2/06 | 分类号: | B61B12/06;B61K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卸矿站 托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卸矿站托轮、曲轨检测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下矿山生产中,矿石运输的主要方式是矿车从溜井运矿,通过卸矿站进行卸矿后使矿车从卸矿状态恢复到运矿状态,然后再从溜井运矿,完成一次装卸矿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卸矿站是运、卸矿循环的核心设备。
由于地拱、变形等多方面的原因,卸矿站的曲轨和托轮间距经常发生变形和移位,需经常校验和调整。常用的校验方法一般采用坐标测量法和矿车观察法,由于曲轨是运用圆钢热弯成型的三维结构件,采用坐标测量法必须首先确定一个三维坐标系,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分别测量曲轨的三维坐标数据,还要测量托轮的间距,故每个坐标剖面需测量4个数据。由于曲轨的长度有近22m,为保证测量精度,长度方向上一般每隔20cm确定一个坐标点,所需手工测量约为444个数据,然后再与图纸的尺寸相比对,确定曲轨的偏移情况及托轮间距,再确定调整方案。由于井下卸矿站现场条件差、坐标位置确定困难等问题,故采用坐标测量法存在着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矿车观察法如附图四所示,是将一辆矿车(空重:11吨)由牵引车通过钢丝绳牵引,放置在卸矿线最底端,相关人员也下到卸矿线矿仓最底端,然后再使用牵引车牵引矿车至地面,相关人员以矿车卸载轮为基准检查一侧曲轨的偏移情况,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曲轨的偏移情况,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确定调整方案。由于牵引车速度控制不太平稳,致使矿车在牵引的过程中钢丝绳承载冲击,极易导致钢丝绳断裂,同时为保证观察效果,相关人员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很近的距离上进行观察,极易导致人员的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矿山卸矿站托轮、曲轨检测装置,可以方便、快速、安全的确定卸矿站曲轨的偏移方向、偏移尺寸、托轮间距以及矿车与托轮的间距的检查,自动记录相关数据,与控制记录器存储的数据自动对比,得到并记录偏移量,为确定调整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山卸矿站托轮、曲轨检测装置,包括拖轮检测框架,所述的拖轮检测框架上设置有旋转轴座,旋转轴与曲轨检测架固定连接后安装在所述的旋转轴座里面,所述的拖轮检测框架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拖轮检测框架的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的曲轨检测架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矿山卸矿站托轮、曲轨检测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卸矿站托轮上方的钢丝绳和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拖轮检测框架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主动橡胶轮,所述的拖轮检测框架底部通过支架连接被动橡胶轮,所述的主动橡胶轮和所述的被动橡胶轮分别位于所述的钢丝绳的上下两侧并夹紧所述的钢丝绳。
所述的矿山卸矿站托轮、曲轨检测装置,所述的曲轨检测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在曲轨上运动的滚轮,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的曲轨检测架上并位于所述的滚轮正上方。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快速、安全的确定卸矿站曲轨的偏移方向、偏移尺寸、托轮间距以及矿车与托轮的间距的检查,自动记录相关数据,与控制记录器存储的数据自动对比,得到并记录偏移量,为确定调整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2.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方便拆卸,便于携带,记录数据准确,采集数据密度任意可调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拖轮检测框架;2、旋转轴座;3、旋转轴;4、曲轨检测架;5、压力传感器;6、角度传感器;7、位移传感器;8、钢丝绳;9、驱动电机;10、主动橡胶轮;11、被动橡胶轮;12、滚轮;13、卸矿站托轮;14、曲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1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储风缸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