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49600.X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先;辛明;王美琦;薛会民;胡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3/00 | 分类号: | B64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承载接头。
背景技术
现代战斗机大量使用复合材料零部件以降低结构重量系数,如复合材料机翼壁板、机身油箱壁板等。这些零部件多为重要甚至关键承力构件。在飞机设计中,常有在油箱复材壁板边缘处安装高承载接头的设计问题。为了使接头上的高载荷平稳、高效地穿过复材壁板进而过渡到内部骨架上,通常需要将接头设计成整体结构,此时则需要在复材壁板上设置一个大开口,开口附近的复材壁板窄边不仅影响传载,且易产生分层、剥离等损伤,如图1至图3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载接头,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承载接头,设置于飞机机翼复合材料壁板的边缘处,所述复合材料壁板由设置有缺口的复合材料壁板A以及拼装于该缺口处的复合材料壁板B构成,其中复合材料壁板B上贯穿设置有所述高承载接头,该高承载接头与复合材料壁板B两者为一体件。
优选地是,所述复合材料壁板B一侧边弯折形成一台阶,复合材料壁板B通过该台阶搭接于所述复合材料壁板A上,并且该台阶嵌装于复合材料壁板A与其上的骨架之间。
优选地是,所述复合材料壁板B除其上的台阶位置处,其上下两侧面均与所述复合材料壁板A相配合侧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承载接头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复合材料壁板窄边构型,不仅消除了复材窄边的损伤风险,且恢复了壁板的整体传载和功能,同时该结构风险极小,可应用于飞机机体结构设计及修理领域,易于推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接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接头安装形式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接头安装形式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承载接头安装形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复合材料壁板A、2-复合材料壁板B、3-高承载接头、4-台阶、5-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高承载接头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一种高承载接头,设置于飞机机翼复合材料壁板的边缘处。复合材料壁板由设置有缺口的复合材料壁板A1以及拼装于该缺口处的复合材料壁板B2构成,其中复合材料壁板B2上贯穿设置有高承载接头3,该高承载接头3与复合材料壁板B2两者为一体件。两复合材料壁板之间的拼装方式具体选择为:复合材料壁板B2一侧边弯折形成一台阶4,复合材料壁板B2通过该台阶4搭接于复合材料壁板A1上,并且该台阶4嵌装于复合材料壁板A1与其上的骨架5之间,拼装后使得复合材料壁板B2除其上的台阶4位置处,其上下两侧面均与复合材料壁板A1相配合侧面平齐。
下面简述将高承载接头安装于复合材料壁板边缘的设计过程。
首先确定高承载接头的交点位置和轴线。接着按照功能、约束条件、载荷条件等进行初步构型设计及计算,初步确定接头的外形、尺寸和参数。然后计算接头穿过复合材料壁板后,壁板的开口尺寸,并计算开口附近区域的窄边尺寸。再将复合材料壁板的窄边去除,在接头上设计板结构,使之与复合材料壁板平面重合,并与复合材料壁板连接。最后综合考虑强度、刚度、功能等各设计约束条件,对接头和板结构的构型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各尺寸参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9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重测量管理装置
- 下一篇:用于飞机的同步受载自适应折叠分离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