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49325.1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8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溱;郑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232;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驱动装置 滑动部件 储液槽 发生系统 升降机构 光源 升降台 本实用新型 上下移动 上下运动 升降轴 下表面 晃动 下沿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储液槽、光源发生系统,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升降驱动装置,即左侧升降驱动装置和右侧升降驱动装置;位于两个升降驱动装置之间的板材,至少所述板材下表面为平面;位于所述板材两侧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受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而上下运动。其中,所述板材位于储液槽上方,所述光源发生系统位于储液槽下方,所述储液槽底部能够透过光源发生系统所发出的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升降机构的有益之处在于,设有两个滑动部件,升降台在左右两个滑动部件的带动下沿升降轴平稳、均匀的上下移动,防止出现升降台晃动,提高了产品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精确度高的光固化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与传统制造业通过模具、车铣等机械加工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定型、切削以最终生产成品不同,3D打印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通过对材料处理并逐层叠加进行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工艺、不需要庞大的机床、不需要众多的人力,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便可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使生产制造得以向更广的生产人群范围延伸。
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简称DLP)技术是近年出现的3D 打印技术,在加工产品时采用数字微镜元件将产品截面图形投射到液体光敏树脂表面,使照射的树脂逐层进行光固化,从而创建出3D打印对象。由于DLP 3D 打印固化时通过幻灯片似的片状固化,因此其固化速度比同类型的光固化成型 (Stereolithography,简称SLA)的速度更快。
DLP 3D打印机包含一个可以容纳树脂的液体槽,用于盛放光固化树脂,DLP 成像系统位于液槽下方,通过能量和图形控制,每次固化一定厚度及形状的薄层树脂。液槽上方设置一个提拉机构,每次截面曝光完成后向上提拉一定高度,使得当前固化完成的固态树脂与液槽底面分离并粘接在提拉板或上一次成型的树脂层上,这样,通过逐层曝光并提升来生成三维实体。
3D打印机的升降结构对打印出的产品的性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升降结构一般为单点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会导致升降板的各个部分的速率不均匀,影响产品的精度,不利于大尺寸物体的3D打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升降过程控制精度高的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储液槽、光源发生系统,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两个升降驱动装置,即左侧升降驱动装置和右侧升降驱动装置,
——位于两个升降驱动装置之间的板材,至少所述板材下表面为平面;
——位于所述板材两侧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受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而上下运动;
其中,所述板材位于储液槽上方,所述光源发生系统位于储液槽下方,所述储液槽底部能够透过光源发生系统所发出的光。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发生系统包括光源发生器和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向所述光源发生器提供冷源,防止所述光源发生器温度过高。
其中,优选地,所述光源发生器包括矩阵排布的多个光源,每个光源均单独由电路板控制开关状态和/或光强。
在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发生器与储液槽之间还设有LCD板和菲涅尔灯罩,以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的光线在储液槽上照射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9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