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7544.6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梁翠;杨建鹏;张胜;曹文斌;杨青;李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72321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导管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加工制造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工业制造领域,如现阶段航空制造中,从设计、研制到生产等各方面的因素容易造成各部件安装位置有一定的偏差,且无稳定性,又因飞机上所用导管为硬连接,对管路的密封性及所承受的压力有着严格的要求,但飞机各部件位置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同时对安装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这也就决定了导管与导管之间及各连接部件难以有效装配或达到装配精度。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要对一部分无法连接及有装配误差的导管根据各零部件的实际状态位置现场配制,这种生产方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彻底根除。但这种生产方法对生产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人才能操作。制造导管时工人需在飞机上根据现场情况将若干根直管或弯管修配角度后下机到固定的焊接场所定位再上飞机进行比对,如果不合适要再次进行修配,如果合适将进行下一段导管的修配,再去焊接现场定位,依次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若干段导管组成的一根完整的导管配好后,进行统一焊接。这种生产过程时间周期较长,效率无法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机载环控系统的大直径导管来讲,难度更大,直接影响飞机的交付进度,同时在飞机上修配多余的废料容易遗落在飞机上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飞机导管取制的困难,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工作效率高的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其包括凹形球面块1、球面连杆2、锁紧螺母4、球面连杆固定块5和调节锁紧件6,其中,所述球面连杆2为带有圆球体的圆杆,且圆球体连接颈部尺寸小于圆杆和球体直径,所述圆球体与凹形球面块1的凹形球面对接配合,并由锁紧螺母4锁紧,所述球面连接固定块5套接设置在圆杆上,调节锁紧件6径向设置在球面连接固定块5上,并调节锁紧圆杆。
所述锁紧螺母内设置有与圆球体接触的止动垫圈3。
所述止动垫圈3为环形台阶体结构。
所述锁紧件6为顶丝或螺栓。
所述圆球体颈部为圆台体。
凹形球面块1和球面连接固定块5分别设置有与导管或飞机机体接口对接的连接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利用球形关节,能自由调整角度及止动垫圈和锁紧螺母在任意角度锁死的特性及球面连杆在固定块上长度随意可调的功能,使得运用在导管取样装置上能使取样装置根据飞机各部件之间的实际状态随意调整导管的角度和长短,适应了各种复杂的导管形状,使得导管取样工作过程简化,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在飞机上产生多余物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纵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凹形球面块,2-球面连杆,3-止动垫圈,4-锁紧螺母、5-球面连杆固定块,6-锁紧件;
图2为凹形球面块的剖视图;
图3为球面连杆的三视图;
图4为止动垫圈的三视图;
图5为锁紧螺母的剖视图;
图6为球面连杆固定块的三视图;
图7为顶丝的三视图;
图8为球形接头的三视图;
图9为喇叭口的三视图;
图10为球形接头和喇叭口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其中,7-球形接头,8-喇叭口,A-喇叭口端面,B-球形接头根部;
图11为一使用本装置的典型零件图;
图12为导管装配位置简示图,
其中,7-球形接头,8-喇叭口,9-导管,10-大直径导管取样装置,C-喇叭口连接端头,D-球形接头连接端头;
图13为导管装配位置发生变化时的简示图,
其中,C-喇叭口连接端头,D-球形接头连接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7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