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5339.6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尚旭;何军;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6;E04B1/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该墙体包括:本体、第一防水层、主排水管、排水支管和第二防水层;其中,第一防水层设置于本体的外侧壁;本体开设有横向的凹槽,第二防水层设置于凹槽的内壁;排水支管部分嵌设于凹槽内,排水支管置于凹槽外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主排水管沿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本体的一侧,主排水管与排水支管相连通,主排水管用于将排水支管接收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水层使得本体具有防水性能,第二防水层使得凹槽也起到防水作用,则本体的外侧壁均能够防水,有效地避免了水通过缝隙渗透至本体内,并且,排水支管水快速地通过主排水管排出,避免水在本体的停留或水对第一防水层的冲刷,进而有效地保护了墙的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墙体一般为砖砌结构,而方砖容易吸水,导致墙体渗水,无法起到很好的防水,墙体长时间受到水浸泡后容易导致墙体结构的损坏。
通常情况下,在墙体的外表面设置一层防水层,虽然防水层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当遇到下雨、涌水或者其他的特殊情况时,不可避免地,在墙体的砖缝处存有积水,水会通过砖缝渗透至墙体内,导致墙体的损坏。并且,水在防水层处冲刷容易使得防水层损坏,进而导致防水层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墙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墙体易受水的渗透和冲刷进而导致墙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墙体,该墙体包括:本体、第一防水层、主排水管、排水支管和第二防水层;其中,第一防水层设置于本体的外侧壁;本体开设有横向的凹槽,第二防水层设置于凹槽的内壁;排水支管部分嵌设于凹槽内,排水支管置于凹槽外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主排水管沿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本体的一侧,主排水管与排水支管相连通,主排水管用于将排水支管接收的水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第一防水层为带板岩覆面的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第二防水层为防水卷材,或者,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本体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各凹槽均横向设置;排水支管为至少两个,各排水支管与各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各排水支管均与主排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主排水管为至少两个,各主排水管均沿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各主排水管与各排水支管均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本体包括:第一墙本体、第二墙本体和防水机构;其中,防水机构夹设于第一墙本体与第二墙本体之间;第一防水层设置于第一墙本体的外侧壁;凹槽开设于第一墙本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防水机构包括:防水板;其中,防水板夹设于第一墙本体与第二墙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防水机构还包括:防潮层;其中,防潮层夹设于防水板与第二墙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中,本体还包括:保温层;其中,保温层设置于防水机构与第二墙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能够使得本体具有防水性能,起到防水的作用,第二防水层设置于凹槽内,能够使得凹槽也起到防水作用,则本体的整体的外侧壁均能够起到防水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水通过缝隙渗透至本体内,进而避免了本体的损坏,并且,排水支管上的通孔能够有效地接收水,排水支管将水快速地通过主排水管排出,避免水在本体的停留或水对第一防水层的冲刷,起到了保护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作用,延长了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地保护了墙的本体,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墙体易受水的渗透和冲刷进而导致墙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5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车式离线放膜机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