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杆式压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4568.6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世标;任小攀;李健安;徐洪刚;刘金辉;吴宗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30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45459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式压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模具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连杆式压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挤压机工作时,如图1所示,为现有模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模具固定装置包括挤压机导柱应力套21、22,液压装置23,液压座24,压模块25,模具27和模座26。液压装置23设于液压座24内,模具27设于模座26内。压模块25连接液压装置23,液压装置23通过压模块25施加模具27垂直向下的力,以固定模具27。
然而,采用普通的模具固定装置,压模块25与模具27为支点受力,压模块25施加模具27垂直向下的力,同时铝型材穿过模具27时也会施加模具27水平方向的力,加快模具的磨损,减短模具27寿命。在液压装置23压紧模具27后,模具27受到的轴向力直接传至液压装置23,同时液压装置靠近热源,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漏油时埋下火灾隐患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经济方便、安全高效的模具固定装置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连杆式压模装置,在铝型材加工过程中,提高生产稳定性、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火灾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连杆式压模装置,包含滑模座及其内通过压模块固定的模具,还包含固定板,该固定板位于滑模座上方,该固定板模具有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位于远离模具正上方的一侧;该固定板远离模具正上方的另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铰接耳;所述压模块上方设置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一铰接耳下方的安装高度与压模块固定模具上的第二铰接耳上方的安装高度位于同一水平线;包含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该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沿着型材挤压方向设置于该第一穿孔两侧该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包含压模油缸,所述压模油缸包含活塞杆接头;该压模油缸下方设置一铰接法兰,该铰接 法兰具有与第一穿孔相对的第二穿孔,并具有第一突出销和第二突出销;该压模油缸通过铰接法兰的第一突出销和第二突出销与上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配合安装于该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上,且该活塞杆接头穿过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位于固定板下方;另包含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一铰接耳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接头连接,上述压模块通过第二铰接耳与连杆连接。
其中,当连杆位于水平的工作高度时,所述第一铰接耳距第二铰接耳的距离大于第二铰接耳距活塞杆接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通过压模油缸与铰接法兰、两个相对铰接座的配置结构,压模油缸以非固定角度施力于活塞杆接头至连杆,增大了压模力;通过连杆上不同受力点,使压模油缸在同等条件下向模具施加更大的压模力,限位模具;通过压模块与连杆的铰接连接,增大了压模块与模具的受力面积;压模油缸安装在压模油缸座与导柱应力套之间,远离热源,延长了压模油缸的使用寿命,避免火灾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接法兰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铰接座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铰接座与铰接法兰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4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