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伸缩操作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3792.3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卓文;林锦桐;杨玺;王干军;刘振国;廖鹏;冯镇生;李柳松;陈训涛;李卓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90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伸缩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棒,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绝缘伸缩操作棒。
背景技术
为保证停电工作时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在工作地点有可能来电的各侧接地,因此,装拆临时接地线是变电运行人员最常见的工作。目前,10kV及以上接地线大多为螺纹紧固操作棒形式。根据IEC-61230-2008及 DL-T879-2004的有关安全载流量的标准,短路线宜采用多股软铜线,截面积需满足接地点短路容量的要求,且不得小于25mm2。在重量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存在负荷侧力矩大、晃动两个要素加剧了操作人员的力量负担。操作线的操作棒通常比较长,加上接地铜线十分沉重,非常费力。在220KV以上的驳接式接地杆因联接部分螺纹短,形变量大,线路端晃动厉害,容易砸伤瓷瓶,需要费力才能保持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绝缘伸缩操作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伸缩操作棒包括顺次相连的伸缩式手柄、第一操作棒、加长联接器以及第二操作棒;所述第一操作棒的一端与伸缩式手柄相连,第一操作棒的另一端与加长联接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加长联接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操作棒相连。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绝缘伸缩操作棒,伸缩式手柄连接在第一操作棒的一端,第一操作棒的另一端与加长联接器的一端相连,加长联接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操作杆相连,这种伸缩式手柄的设置增大了两手之间的开距,同时也增大了操作动力的力矩;加长联接器中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与旋转紧固件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第一操作与加长联接器以及第二操作杆与加长联接器之间的稳定性。
优选地,伸缩式手柄设置有第一外套筒,所述的第一外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结构,第一外套筒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外套筒中设置有第一内活塞。第一外套筒中设置有第一内活塞,这样设置是为了使第一内活塞与第一外套筒活动联接,从而使第一内活塞在第一空腔结构中实现收缩与拉伸功能。
优选地,第一内活塞为工字型圆柱结构,第一内活塞设置有顺次相连的第一圆台、第一圆柱以及第二圆台,所述第一圆台与第一空腔结构滑动连接,第一圆柱与第一开口结构滑动连接。第一圆台结构与第一空腔结构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一开口结构与第一圆柱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实现第一外套筒与第一内活塞之间的稳定活动连接,防止第一外套筒与第一内活塞在活动连接的时候出现晃动。
优选地,伸缩式手柄设置有第二外套筒,所述的第二外套筒设置有与第一圆柱滑动连接的第二开口结构,第二外套筒设置有与第二圆台结构滑动连接的第二空腔结构,所述第二外套筒设置有第三开口结构。第二开口结构与第一圆柱滑动连接以及第二圆台与第二空腔结构滑动连接,可以保证第二外套筒与第一内活塞之间的稳定滑动。
优选地,第二空腔结构中设置有与第二空腔结构滑动连接的第二内活塞。第二内活塞设置在第二空腔结构中,是为了利于第二活塞结构在第二空腔结构之中的自由滑动。
优选地,第二内活塞为工字型圆柱结构,第二内活塞设置有顺次相连的第三圆台、第二圆柱以及第四圆台,所述第三圆台与第二空腔结构滑动连接,第二圆柱与第三开口结构滑动连接。第三圆台与第二空腔结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圆柱与第三开口结构滑动连接是为了满足第二内活塞与第二外套筒之间的稳定活动连接。
优选地,伸缩式手柄设置有第三外套筒,所述第三外套筒设置有与第二圆柱滑动连接的第四开口,第三外套筒设置有第三空腔结构,第三空腔结构与第四圆台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外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开口结构,所述第三外套筒远离第四开口结构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套。所述的第四开口结构与第二圆柱滑动连接以及第四圆台与第三空腔结构之间滑动连接有利于第三外套筒与第二内活塞之间的稳定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操作棒一端与第四开口结构相连,第一操作棒的另一端与加长联接器相连。第一操作棒的一端与限位套相连以及第一操作棒的另一端与加长联接器相连,使得伸缩式手柄、第一操作杆以及加长联接器连接在一起使得新型绝缘伸缩操作棒的长度得以加长,同时实现了新型绝缘伸缩操作棒的伸缩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3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