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41467.3 | 申请日: | 201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林娟 |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齿 基材层 抛光刷 结构主体 聚氨酯 抛光层 氧化铈 基布 本实用新型 环形插槽式 保障产品 混合成型 抛光效果 人工操作 使用寿命 自动成型 混合层 抛光体 植绒层 抛光 直立 良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抛光刷,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中间的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下两面分别设有植绒层及抛光层,所述抛光层由多组直立分布的抛光齿组成,所述抛光齿由基布及聚氨酯混合层组成,所述基布由氧化铈抛光体组成,满足自动成型,基材层与抛光齿环形插槽式固定,无需人工操作,尤其是氧化铈及聚氨酯的混合成型使得抛光齿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抛光效果显著,保障产品抛光的良率是传统抛光刷的十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皮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抛光刷抛光面的刷子多采用人工安置,且抛光刷本身的使用寿命非常短,尤其是低效率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产品本身品质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刷,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抛光刷,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中间的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下两面分别设有植绒层及抛光层,所述抛光层由多组直立分布的抛光齿组成,所述抛光齿由基布及聚氨酯混合层组成,所述基布由氧化铈抛光体组成。
特别的,所述结构主体为圆环状三层结构,中间设有圆形穿透孔。
特别的,所述基材层上设有多组环形插槽,所述抛光齿固定在环形插槽内。
特别的,所述抛光齿与所述基材层通过环形插槽固定后通过凝胶二次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光刷,满足自动成型,基材层与抛光齿环形插槽式固定,无需人工操作,尤其是氧化铈及聚氨酯的混合成型使得抛光齿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抛光效果显著,保障产品抛光的良率是传统抛光刷的十倍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抛光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抛光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抛光刷,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中间的基材层001,所述基材层001上下两面分别设有植绒层002及抛光层005,所述抛光层005由多组直立分布的抛光齿004组成,所述抛光齿004由基布及聚氨酯混合层组成,所述基布由氧化铈抛光体组成。
所述结构主体为圆环状三层结构,中间设有圆形穿透孔003。所述基材层001上设有多组环形插槽006,所述抛光齿004固定在环形插槽006内。所述抛光齿004与所述基材层001通过环形插槽006固定后通过凝胶二次固定。
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
满足自动成型,基材层与抛光齿环形插槽式固定,无需人工操作,尤其是氧化铈及聚氨酯的混合成型使得抛光齿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抛光效果显著,保障产品抛光的良率是传统抛光刷的十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林娟,未经蔡林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1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开结构不织布刷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磨刀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