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0691.0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季旭忠;季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B60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管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220524076.0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管路,包括进口端与冷凝器连接的高压管和出口端与压缩机连接的低压管,高压管的出口端与低压管的进口端与一复合管的一端连接,复合管包括复合管内管和套在复合管内管外的复合管外管,复合管内管与所述的高压管的出口端连接,复合管外管与所述的低压管的进口端连接,复合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器连接。高压管内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经复合管内管时,与复合管外管内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因此该种车载空调管路具有提高空调系统效率,增强制冷效果的有益效果。这种空调管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且由于连接口过多,容易产生制冷剂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汽车空调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包括与冷凝器连接的高压管和压缩机连接的低压管,所述高压管管壁上沿所述高压管轴向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低压管相对应的弧形顶,所述低压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弧形顶相紧密接触,还包括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底板、多片换热翅片和连接带,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并通过连接带固定于所述高压管上,多片所述换热翅片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且填充所述凹槽与所述低压管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带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固定杆,多片所述换热翅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还具有连接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管和所述低压管的两端还都具有转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都为可旋转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管内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通时与低压管内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同样具有提高空调系统效率,增强制冷效果的有益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低压管和高压管依然是独立的管体,无需增加额外的接头,不会增加泄露几率;低压管设置于高压管上的凹槽内并通过固定座固定,还增强了其两者的刚性,避免其因震颤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包括与冷凝器连接的高压管1和压缩机连接的低压管2,所述高压管1管壁上沿所述高压管轴向设有一凹槽3,所述凹槽3具有与所述低压管2相对应的弧形顶,所述低压管2设置于所述凹槽3内且与所述弧形顶相紧密接触,还包括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底板4、多片换热翅片5和连接带6,所述底板4设置于所述凹槽3底部并通过连接带6固定于所述高压管1上,多片所述换热翅片5固定于所述底板4上且填充所述凹槽3与所述低压管2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4和所述连接带6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4上还设有固定杆7,多片所述换热翅片5固定于所述固定杆7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4的底部还具有连接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管1和所述低压管2的两端还都具有转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都为可旋转转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0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