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轴固定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37074.5 | 申请日: | 201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4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科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01 | 代理人: | 石荣华 |
| 地址: | 641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固定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曲轴类产品在精加工后都会进行表面光整强化处理,表面光整强化处理包括预清洗工序和光整工序,光整工序是将工件放入容器中,加入磨料和磨剂后按照设定的参数使工件和磨料的表面在容器中相互作用,以达到对工件表面进行光整的目的。
由于曲轴类产品长度较长,一般采用长框容器的离心研磨机进行表面光整处理,但曲轴类产品由于较重较长,在回转过程中工件两端和外圆表面会与容器内壁频繁碰撞,从而导致容器内部的缓冲橡胶层出现剥落损坏的现象。橡胶层剥落下来的颗粒混入磨料中,不仅污染磨剂,还影响磨料对工件的研磨,最终导致工件表面研磨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曲轴类产品进行光整工序的固定工装,该工装不仅可有效防止曲轴两端与容器内部之间的磨损,还能保证磨料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曲轴固定工装,包括分别固定在曲轴两端的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所述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的外侧端面上均设有回流沉槽,回流沉槽包括内层的渐开线型沉槽段以及外层的圆环型沉槽段,所述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上分别还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回流通孔,回流通孔位于回流沉槽外层的圆环型沉槽段内,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还设有多个紧固沉孔,紧固沉孔位于第一工装板的中心与回流通孔之间,所述第二工装板的中心设有一个紧固沉孔,第一工装板的外圆表面上以及第二工装板的外圆表面上均设有橡胶涂覆层。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沉槽的渐开线型沉槽段的槽口直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上回流通孔的数量均为十二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装板上紧固沉孔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工装板外圆涂覆一层与容器内部材料相同的橡胶层,可避免因工装与容器内部碰撞造成的橡胶层剥落现象,既保护了设备,又保证了工件的研磨质量;
2.工装板上所有紧固螺孔均采用沉孔形式,可避免普通螺栓头对容器内部橡胶层造成损坏;
3.通过在工装端面上设计螺旋回流沉槽和回流通孔,可便于磨料在容器内循环流动,从而保证磨料的使用效率,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曲轴;2-第一工装板;3-第二工装板;4-回流通孔;5-回流沉槽;6-橡胶涂覆层;7-六角螺栓;8-螺母;9-紧固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曲轴固定工装包括用于固定曲轴1的第一工装板2和第二工装板3,第一工装板2和第二工装板3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尼龙材料制作,可避免磨料与工装板之间的磨损。第一工装板2和第二工装板3的外侧端面上均设有回流沉槽5和回流通孔4,所述回流沉槽5包括内层的渐开线型沉槽段以及外层的圆环型沉槽段,渐开线型沉槽段的槽口的直径从中心往外逐渐增大,所述回流通孔4的数量根据需要设计,优选为十二个且在回流沉槽5外层的圆环型沉槽段内呈均匀的环形排列,回流沉槽5与回流通孔4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磨料在容器内的循环效率。
所述第一工装板2上还设有四个紧固沉孔9,紧固沉孔9的数量与曲轴法兰孔的数量相关联,紧固沉孔9位于第一工装板2中心与回流通孔4之间,紧固沉孔9内均拧入有六角螺栓7,通过六角螺栓7配合螺母8将第一工装板2与曲轴1一端的法兰相互锁紧。第二工装板3的中心设有一个紧固沉孔9,同样的,通过六角螺栓7将第二工装板3与曲轴1的另一端相互锁紧。所述第一工装板2和第二工装板3的外圆表面上均设有橡胶涂覆层6,橡胶涂覆层6的材料与容器内部橡胶层材料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工装板的材料进行改进,不仅可对工件和容器进行有效保护,还能减少磨料的损耗;并且通过在工装板上设计回流结构,可提高磨料的回流效率,从而保证工件表面光整效果稳定,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科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中科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7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