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栓弹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6852.9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孙海旋;王弼陡;钱俊;吕丹辉;梁伟国;李俊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86 | 分类号: | 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弹力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栓弹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凝血即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血液凝固的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血栓弹力图仪用于临床检验,是监测凝血特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有的血栓弹力测试装置,采用的是自由悬挂探针的测量方式,测杯杯头固定于自由悬垂的探针上,杯头放入杯身时不容易保持静止和直立,且处于悬挂状态的探针极易受到外界振动、冲击的干扰;现有装置的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的距离远,同轴度难以保证,对加工装调工艺要求高,不利于降低经济成本;传统测量装置所采用的电磁测量法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差、灵敏度不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血栓弹力测试装置,已满足现今临床凝血检测分析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栓弹力测试装置,实现了传感探测单元的自驱动自反馈自检测的功能,取消了传统方案中的杯座振荡机构,降低了杯座单元的自由度,极大的简化了装置的复杂度,提高了测杯的定位精度,锐减了检测系统的误差,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锥尖转轴锐减了系统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有大大提高了整套装置的抗震能力,系统可靠性和测量可靠性显著提高;采用光杠杆测量机构,有效增大了血栓弹力的测量分辨力和灵敏度,使得测量精度显著提高;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数据处理快速,能够满足现今临床凝血检测分析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导杆被省去,该导杆系长直轴,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加工时间和成本;因为采用晃动探针而将杯座安装在滑轨中这一方案,不再需要进行探针和杯座之间复杂的装配对准,大幅提高了整个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使得自动上杯成为可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血栓弹力测试装置,包括:
支撑单元,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单元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凸环中心设有圆孔,所述支撑单元下表面竖直固定有一立面,所述立面上设有第一滑轨;
转环,其设置在所述凸环内,所述转环与所述凸环同轴设置,所述转环底部固定有一探针,所述探针同轴贯穿所述圆孔;
驱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穿过所述第一缺口紧固于所述转环的摆杆,所述摆杆连接于一从动块,所述从动块与一凸轮连接,所述凸轮与一驱动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摆杆的中部紧固有拉簧的一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紧固连接在所述支撑单元上;
传感检测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转环上部;以及
杯座单元,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优选的是,所述传感检测单元包括一U形基座,所述基座通过螺钉紧固于所述凸环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测量位,所述测量位上并排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光斑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上下同轴对齐设置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内嵌置有上轴托,所述上轴托内部顶端设置有调节帽,所述上轴托的内部还设置有上轴板,所述调节帽和上轴板之间设置有上压簧,所述上轴托的内部底端紧固有上挡环,所述下通孔内嵌置有下轴托,所述下轴托内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紧固有下挡环和下轴板,所述上轴板的下端面和所述下轴板的上端面正中心处均开设有锥型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传感检测单元还包括一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还设置有镜面,所述镜面与所述测量位相对设置,所述转动部正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基座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转动部的下部紧固有游丝的一端,所述游丝的另一端紧固于所述转环的内侧面。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部中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同轴的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顶部设置有上轴尖,所述上轴尖与所述上轴板相抵,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下轴尖,所述下轴尖与所述下轴板相抵,所述锥形凹槽与所述上轴尖和所述下轴尖相匹配,所述转轴的下部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套置有环套,所述环套的上端面与所述转动部的端面相贴合,初始状态时,通过环套对转轴和转动部进行初始定位,所述转轴的上部设置有上挡面,当所述转轴上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上挡环对所述上挡面实现限位,所述转轴的下部设置有下挡面,当所述转轴下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下挡环对所述下挡面实现限位,所述转动部的侧端面上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对所述转轴实现径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6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